关于守候的文章



篇一:为你守候
夏末,好友送我一把花的种子,黄豆粒大小,乳白色的壳,有着斑驳的纹,硬硬的。她告诉我,天一冷,就把它放在花盆里,等过年的时候,正好开花,可好看哩!
是吗?这么硬的壳,还得等这么长时间?我惊讶。
她笑了,怕什么,好花不怕等。
也是啊,欣然把这几个小家伙接过来,放在了抽屉里。
不几日,忽然记起,忘了问好友,它叫什么名字呢?
初冬,将花盆里的土翻好,浇透。将花籽拿出来,放进去,连同一颗期待的心。
那么硬的家伙,北方的小城又会是越来越冷,能行吗?
朋友琴,是从小在一起的玩伴。长大后,离开家乡,去北京打拼。常常在某个夜深时候,从听筒里传来她疲惫的声音,每日的早起赶车,没有节制的加班,没有一顿热乎乎的饭菜……听来一心的凄凉。我弱弱地说,不行,就回来,我在呢,咱一起在小城上班也挺好的。她笑,长叹一声,不了。
我知道,第二天,她还是那个生龙活虎精神抖擞毫无倦怠的人。
琴喜欢喝茶,各种茶。于是,常常在茶几上泡一壶,看茶叶舒展,袅袅轻雾中,细嗅淡淡茶香。
而我,本不是喜欢喝茶的人,喝了,胃口常常莫名地疼。可是,仍喜欢这样泡上一壶,似乎是守候着时光,无声无息。在这样的柔和里,有很多的野草闲花,可以盛开;有很多的记忆,可以鲜活。一切都不华丽,却可以饱满,似乎是在哪个角落,有酝酿已久的梦,跃跃欲试,怦然绽放。
深冬,天冷了。我仍泡了一壶茶,看我的花,那个硬硬的小家伙如何了?
电话响了,是琴。我回来了,超额完成计划,可以提前休假了!
她的声音,在茶香里翻转。
好,我去接你。
车站,马路边,有卖煮玉米的大姐,穿一件细格子外罩,胖胖的,却不显臃肿,干净利落,红彤彤的脸,笑眯眯的。
时间还早,我站在旁边,等琴,无聊了看她招呼人来人往。慢慢地,却发现她的心思似乎不全在自己的玉米上,时不时,总看旁边的一辆轿车。虽然,有顾客来买玉米,她也麻利,开锅,夹玉米,装袋,收钱,有条不紊。而她的视线却从不离开轿车。
看来,这车,是大姐的辛苦钱换来的,不然,怎么会如此上心呢?
我笑了,多可爱真实的大姐呀!
哎呀,你可回来了,你怎么这么马虎呢?下了车光顾着打电话了,连车窗也不关就走人了,丢了东西咋办?大姐脆生生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许多。
我赶紧看去,这时,一个高个中年男子正拿钥匙开车门。
哎呀,还真是的,谢谢你哦,大姐……那男子一脸的感激。
不用了,我得赶紧挪地方,这地方太靠边,不能待长了……说着,大姐推着她的玉米三轮车向后倒去。
原来如此。
看那大姐,心里跟着一热,她的“忐忑不安”,是在最平静地守候着最自然的本真哩,善良。这不声不响的守候啊,默默地散发着人间清香的暖,多像这冬日暖暖的烤红薯的香。
想起小时候和妈妈去地里,成熟的谷子弯着腰,红红的高粱也总是低着头。我问妈妈:它们干吗总低下头啊?妈妈笑了,说:它们等你来啊!
干吗等我啊?我眨巴眨巴眼睛不明白。
咱种下它们,给它们除草,打药,它们长大了,长得那么好,所以啊,就低头感激咱们一直为它守候着呢!
我点点头,似乎明白了,所有的守候都是美好和美好相连吧,一头连着付出,一头连着收获。
阳光里,琴匆匆而来,看到我手中的玉米,一阵狂喜,高呼:我的最爱。
和琴拥抱着,我感到她怦怦的心跳,像我守候多日的莲花,紧紧闭合的花瓣,刹那开放,这一个刹那,不惊天,不动地,不矫揉,不造作,却是这样的绵绵长长。
看琴心满意足地喝着茶,我亦是如饮清茶,禅意芬芳,分外惬意。扭头看我小小的花盆,呀,那硬硬的小家伙,真地吐出了两个嫩瓣瓣,纤细,羞涩,如邻家的少女。
忙拉了琴来看,琴笑嘻嘻说:等着吧,会开花的。
我笑,一下子仿佛有了放不下的心思,如春潮,涌动。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这小伙在圆润润的花瓣中,真的唰唰开了,红瓣黄蕊,不枝不蔓,清新雅丽,多日的守候,到底是为苍茫的岁月,增添了许多的亮丽。
不说话,其实心里扑通通地美。
哦,对了,好友后来告诉我,这开得艳丽丽的花,叫旱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荷花。
在为她这样的守候之后,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依然如此。因为,任时间流转,前路莫测,抬头问路,低头耕耘,总会有些欢喜贞洁的盛果,为你守候。

篇二:等待与守候
美丽的容貌有消损的时候,优雅的灵魂却能够永恒。
有时候,优雅并非就是轻易的心想事成和天遂人愿,而是一种耐心的等待和苦苦的守候,直至春花秋月,瓜熟蒂落。
舒曼年轻时寓居在音乐家维克先生家中。他和音乐家的女儿克拉拉一起弹琴,一起创作,一起举办小型演奏会。当时舒曼19岁,克拉拉12岁。渐渐地,年纪小小的克拉拉从心底爱上了爸爸的这位学生,她唯恐舒曼先爱上别人,曾央求他说:“请等着我长大。”
舒曼后来因为练琴过度损伤了手指,无法再圆自己的钢琴梦了,只好改学作曲。这时候,正在长大的克拉拉安慰他说:“让我把我的手指借给你吧。”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深,互相离不开了。最终,克拉拉不仅成了舒曼的得力助手和知音,也如愿以偿做了舒曼的妻子。他们在热恋中如此憧憬过:“让我们一起来创造如诗如花的生活,我们一起来作曲、演奏,像天使一般把欢乐带给人类。”(- )
人们说,在德国音乐史上,这是一对“双子星座”。凡是舒曼的名字在闪耀的地方,也同时映射着克拉拉的光芒。
然而,生活上的压力和创作上的过度投入,终使一代音乐天才舒曼仅仅40多岁就疾病染身,英年早逝了。克拉拉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走出悲伤的阴影。她几乎把自己完全封闭了起来,不与外人接触。最后,是舒曼的学生勃拉姆斯提醒她说:“如果您真的爱老师,就该振作起来,好好生活,而不是和他一起埋葬。”
此时,勃拉姆斯还不到20岁。他一直怀着一颗敬仰的心,跟随着舒曼学习音乐。老师去世后,他觉得,他有责任照顾好大自己8岁的师母。不过,克拉拉终生没有接受勃拉姆斯的爱情。虽然她早已看出了勃拉姆斯非凡的音乐才华,她也坚信,勃拉姆斯总有一天将会在乐坛上大放异彩,但是她也很清醒地明白,一旦接受比自己小8岁的勃拉姆斯的爱情,只怕会断送这个年轻的音乐家的生命,让舒曼英年早逝的悲剧重演。勃拉姆斯从此也只把对克拉拉的爱深深埋在了心底。这位小提琴大师活到了82岁高龄,却终身未娶。
勃拉姆斯和克拉拉的故事,为音乐史续添了又一段优雅的爱情佳话。与他的老师舒曼不同的是,这段佳话似乎在告诉世人:
优雅,有时候又产生于默默的克制和无言的隐忍之中。

篇三:朋友是一生的守候
那是一个雨意很浓的黄昏,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从千里之外打来电话。自毕业后天各一方,这是头一次听到彼此的声音,说着说着,电话那头已泣不成声,我也热泪滚滚,以至于挂断电话以后,走在雨中,仍分不清脸上流出的是雨还是泪。于是蓦然领悟,曾经的友情并未因时过境迁而淡漠,真正的友谊,不是一条流动的河,而是一幅凝固的画。朋友如酒,时间越长,越会散发出一缕清新宜人的醇香。
由于遭遇了颇多的苦难,使我很珍惜朋友间的友情,在意成长岁月里每一次缘分的聚散,常常在孤独寂寞里,在夜的深处,静静地怀念往事,回忆朋友之间的分分秒秒点点滴滴。绵绵不绝的追忆中,想起李商隐伤感的诗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望黄昏的薄暮轻卷雁影,看经霜的红叶惜别枝头,这样想来,一缕无奈的酸楚和无言的凄迷又涌上心头,慢慢地漾开去,渗透到每一寸肌肤中,让我在事隔多年后再次感受到了友情的所在。
那一年春天,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候,与友人去饭店喝酒,微醉后,谈起各自的伤心事,我们都伤心地哭了,哭罢便有一种释怀的感觉。印象最深的是当时他说的一句话:“我可以忘记和我一起笑过的人,但永远不会忘记曾和我一起哭过的人!”是呀!只有在朋友面前,我们的悲喜才会袒露无遗。朋友,就是不但能和你一起笑,而且还能和你一起哭的人。
在生活的漫长羁旅上,能邂逅一个重情仗义的挚友,实在是极难的一件事,“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古人说:“以利合者,利尽交疏。”真正的友情不是靠金钱物质来维系的,是需要帮助时不求回报的付出,所以便有了流传千古的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千古绝唱。朋友是另一个自己,一旦成为了朋友,便会在意他的每一点变化,他有了成绩你会为他高兴,他有了烦恼你会为他伤心。友情,不似爱情那样浓烈,有时却远比爱情持久。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生命中拥有一份不变的友情十分珍贵,朋友之间,不仅仅意味着有福同享,更多的时候意味着有难同当,即所谓幸福由两个人分享,就会变成双倍的幸福,痛苦由两个人分担,就会减少一半。也许我不是一个优秀的朋友,但我还是愿以一颗平常的心为朋友守候一生,因为一颗心,也许不能使另一颗心幸福,但至少能使他温暖,坚强。
漫漫红尘,短暂人生,友情是一生中最宝贵的拥有,是生命长河里一首意境深远的小诗,是可以使人歌至忘情、泪至潇洒的心灵照耀。
拥有了友情,你就拥有了温馨和欢愉,你就远离了苦闷和孤独。

篇四:伸长的守候
一个守候,是一辈子的无悔与忠诚,用生命去守望荒芜与贫穷的古朴,春华秋实,岁月无声,村庄悄悄地告诉我……
——-题记
强子是我七七届的老同学,虽然不在一个班,但这么多年你来我往走的越来越近,越来越知心。于是,就有了一个小圈子,大家时常一起小聚,喝点小酒聊点过去,洋洋洒洒悠哉游哉。我与他们的经历唯一不同的就是没有当过“知青”,中学毕业那年母亲病故我便因“特困”留城。不过,我比他们还要早“下乡”五六年——-刚上小学3年级我们全家就随父亲走“五七”道路下放到农村,要这么论我还是他们的“师傅”呢。
其实对于过去,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一段又一段流动的影像,或清晰分明,或已模糊残缺,熟悉与陌生触动的瞬间,重叠了好多个离散的华年,还有久违了的悸动与眷恋。
我很感动强子至今与当年“上山下乡”的村子还有联系,时常还要约上几个同学去怀怀旧放松一把,强子说他与那个村子有着一种无法割舍的情结——-是“第二故乡”养育了他造就了他。当年都是些十七八岁的孩子,在十里八村偷鸡摸狗拔园子样样都干过,那时的青年点就像电影里鬼子据点似的,一旦他们有了“收获”就偷偷摸摸地“改善生活”。返城后的第二年,当年的生产队长进城来看强子,特意带来了两只鸡,他感动得热泪盈眶……35年过去了,村支书村主任换了好几任,却都没把强子当外人,村子里大多数人家都能叫出他的名字,当然还有他们几个同学。
这一次,我终于有机会跟强子他们一起“回家”,也算是了却了我多年来一直想到农村看看如何“旧貌变新颜”的心愿。
初秋时节,天空开始显得高远而清朗,风也渐爽,云也渐远。我们的两台小轿车驶出城区不久就拐进了一条平坦的板油乡道,开始穿越一望无垠的田野,道路两旁是错落有致的杨柳树,一排排影像般从眼前闪过,仿佛畅游在时空的隧道里,令人心旷神怡充满遐想。时而“扎进”一片郁郁葱葱的青纱帐——-哈哈,是抱穗在怀的玉米!不用打开车窗就能闻到那扑鼻沁肺的青棒子秸的馨香。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丰美成诗,苍郁如画,咱北方的强悍与柔情、浪漫与朴实、沧桑与罹难,都曾经演绎在这辽远无边的青波碧海里,我们每一个经历过的人都会对它有一种特殊深厚的情感,更无法忘却那一段刻苦铭心不堪回首的艰难岁月——-那个连最起码的“衣食住行”的生活保障都没有的年代。
先说“衣”。那时不论是电影还是宣传画,表现中国人民形象的都是三位主角——-工、农、兵,代表农民的是一个漂亮的“铁姑娘”,头扎白毛巾,身穿红夹袄,挽着袖子,抱一捆麦子,紧紧跟在工人老大哥身边。无法确认究竟是啥地方的装束,最起码我家下乡那儿的农民不是那样,老农甚至觉得不可思议——-那白毛巾,一天不就脏了吗?怎么洗得起?
我觉得还是我家下乡那里的农民穿着是最有特色的。夏天就不说了,老少爷们最实惠的“冬装”就是黑棉袄,腰上还要扎一条麻绳,裤子是著名的“免裆裤”,裤腿儿较窄,裤裆奇大,裤腰超级宽大、超级高,若提起来,差不多快到胸口了。这种打扮主要是为了防寒,要把裤腰前面折叠一块裹紧,再拿一条布带子当腰带,有的还要把裤腿扎起来。你想想,岂不是一丝冷风也吹不进?天寒地冻,在野地里干活儿,浑身必须严严实实。这还不够,还要穿上“靰鞡头”戴上狗皮帽子和“棉手闷子”,就是一种大棉手套,用绳子挂在脖子上,除了大拇指之外,其余四指是不分叉的。
当年的知青们倒是时髦,穿的是现代衣服,虽然也扎一条麻绳,可是前面的对襟不严实,上身和裤子之间有缝隙,裤脚宽松,风能吹进去,冻得哆哆嗦嗦。
至于农村的大姑娘小媳妇们,衣服要绚丽多了,一年四季都是花布衫。冬天她们也穿黑棉袄,但外边是一定要有罩衫,全是各色小碎花布的。下地干活时都要带上大头巾,线织的,各种色彩都有,扎在头上,额上留出一缕刘海,下巴那儿打个结,俏皮之极。
再说“食”。咱盘锦虽然盛产大米却吃不到,吃的都是国家救济的“返销粮”——-玉米面、高粱米。家家户户的“主食”就是高粱米水饭玉米面大饼子,城里人每月凭票供应四两油,在农村几乎就见不到油星,“主菜”是咸菜疙瘩大葱蘸大酱,好一点的有小咸鱼炒盐豆大豆腐。所有的人家都有一口大酱缸,各家的酱,各有风味,没有两家的味道是一样的,人人都习惯了自家的酱味,不是吗?老妈做的酱,那就是香!
不过,做那玉米面大饼子(大家都叫“摔大饼子”)可是有点“技术含量”,要把玉米面和的比较稀软,等锅里的水烧开后,抓一把面团,往水面上的锅沿用力一摔,面团立刻黏在锅边上,形成枣核形,像个两头尖尖的大面包,一个一个地摔上去,排满一圈,然后盖上锅盖,一顿猛火烧,不大工夫就好了,用小铲子把大饼子铲下来,饼子底下就有一层“嘎巴”,那大饼子金黄喷香,一个差不多有3两左右,小伙子一顿能吃上三、四个。
最难捱的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就得靠打渔摸虾填补一些,还要去野地里采些“小根蒜”、“苦苦菜”和“线菜”、“婆婆丁”等,剁碎了掺和一点玉米面做成糊糊吃,那味道是苦溜溜的带着玉米淡淡的清香,勉强能填饱肚子,就是不经饿。于是,一些人(当然包括知青)饿急了会忍不住钻进玉米地里偷摘玉米棒子,也会去摘毛豆、挖地瓜等,那些东西烧着吃都是当年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不过,要是让看青的民兵抓住可是要重罚的。
到了冬季,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挂上一串串的大蒜辫子、干辣椒、玉米棒子(留种用的),就是现代人眼里一道靓丽的农家小院风景线。
老百姓最期盼的当然是风调雨顺粮食满仓柴火兴旺,能够杀猪宰羊过个好年,能够吃上酸菜馅饺子粘豆包,能够吃顿“猪肉炖粉条”可劲儿造,一个字:爽!
提起“住”,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描绘的“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不过,我们那儿农村的住房没有那么凄惨,大多是土坯墙、茅草顶、木头举架,好一点有外墙用石头砌里面用泥抹。土坯就是从低洼地里挖出质量极密实的黑泥,扣在木头模子里,掺进稻草屑子加固,阴干后形成的土砖。那房顶的“草”,有的用秫秸,我们村子因为离苇塘近,用的是芦苇,将一捆一捆的芦苇一层层铺好固定好,厚厚的,上面抹上泥巴,可以防雨、防晒、还保暖,屋子内墙用精细的黄泥抹平。如果再将墙上糊上报纸,再吊上顶棚(佣秫秸搭架子),那就相当于现在的别墅了。
70年代那阵儿,传统年画几乎完全绝迹了,什么“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观音送子”、“南山寿星”全没有了,都换成了工农兵宣传画和革命样板戏剧照,不过,贴在墙上也挺喜庆的。
咱东北的农村,没有床的概念,睡觉的那地方叫火炕,火炕内部的烟道是回形的,烟雾在里面慢慢巡游,然后冒出去就形成家家户户的袅袅炊烟,重要的是烟雾在炕底下一游走,炕面就非常温暖,所谓“老婆、孩子、热炕头”,说的就是这种享受。三九严寒,有什么比“热炕头”更具诱惑力的?在火炕上睡一宿,那跟在床上睡一宿的效果绝对是不一样的,那是舒筋活血、五体通泰,用老农的话讲就是“解乏”,那时的劳动强度超大,要是没有火炕来解乏,第二天根本恢复不了体力。家里要是来了客人,关系亲密的,主人就要热情地招呼:“上炕!上炕!”,于是就脱了鞋,盘腿而坐,围着红红火火的火盆,点上一袋有劲过瘾的“蛤蟆赖”,谈古论今聊家常,简简单单实实在在,温暖而和谐。
说到“行”,也会想起鲁迅先生所说的“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乡村的路都是土路,晴天还没有什么,因为人踩车压,路面还比较硬。等到雨天,一走就两脚泥,每只鞋上沾的泥,大约有几斤重,人人走路都像宇航员似的。只有一个办法解脱,那就是脱了鞋子提着光脚走。不过,光脚也不保险,雨中的土路非常滑,弄不好就摔个“狗抢屎”。下雨天马车从路上一过,车辙印要陷下去半尺,大路上压出两条深沟。太阳晒干了路,沟还在,坐着马车上了这种路,颠得屁股疼。
那马车,老农叫“大车”,赶车人叫“车老板儿”,每个生产队都有几挂大车,一匹马驾辕,两匹马拉套,就是歌里唱的那种“三套车”。大车轮子是充气的橡胶轮,跑起来挺快,拉个千八百斤的东西没有问题。那车老板儿也是个技术工种,一般都很稳重,能吃苦,尤其三九天大清早上路,贼拉拉的冷,光穿棉袄不行,寒风能打透了,所以车老板在外面都穿一件光板的羊皮袄,好像从威虎山下来的土匪。
在那些动荡无助的日子里,多少“知青”或坐在交“公粮”的大车上或站在村头嘶哑地高唱《北京颂歌》:“灿烂的朝霞,升起在金色的北京……”,然后呆呆地望着那条泥泞的小路,曲曲弯弯向远方……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一个小村外,远远地就可以看到一块大石头上刻着“青沙坨”三个大字(那是强子求人得到的知名人士的墨宝)。一下车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在绿树环抱之中,一个类似城里小区的文化广场赫然呈现,有绿草茵茵,有小桥流水,有读书长廊,还有各种体育健身设施,几个老人悠闲地坐在凉亭下聊天,孩子们欢快地在“山”上玩耍。在广场边的路上还停着一台城市里的出租车,使人感到这里就像是一个被浓缩了的旅游景点。
“看,大喇叭!”我终于发现这里与城里小区不同的地方——-在一根相当于3层楼房高的杆子上挂着4个久违了的大喇叭,分别对着东西南北方向,那可是农村最典型也是必不可少的传播工具,会让人想起当年人们在田间地头,聆听大喇叭广播学唱革命歌曲和革命样板戏的热闹场面,最有意思的就是评剧《夺印》里那句:“何支书吃元宵……”。
在广场的东面有一座二层小红楼,我猜想那一定是村委会,强子说当年他们的青年点就在这儿,也是当时村里最好的建筑了,不过也就是砖石结构的平房。我一边饶有兴趣地“参观”,一边莫名其妙地想象着当年那些“敢把皇帝拉下马”“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初生牛犊们如何地兴妖作怪……如今的村委会门前是一个不大的小院,与文化广场浑然一体,没有栅栏。
最抢眼的就是那道独具匠心的“状元墙”,充分表现出现代农村对文化知识的渴望,对人才的尊重,令人敬佩。还没等我细看,年轻的村支书就兴冲冲地赶来,没有任何寒酸就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这青沙坨村有230户人家,800多口人,解放以来这里一共出了50多位状元,远到清华大学,近到盘锦职院,个个都是好样的……我惊喜地在状元墙上还发现一个熟悉的哥们名字。
与状元墙“遥相呼应”的是另一侧墙上画着的一幅表现当年先辈们吃苦耐劳坚毅不拔真诚坦率精神的《闯关东》,那可是咱大东北的脊梁!有趣的是设计者还有意在画墙的前面摆设了一个大磨盘,上面还有石碾子,那么如果套上一头毛驴,就能磨出香喷喷的玉米面了。
我们要“下榻”的老王大哥家,就在广场的西侧,是几年前强子“招商引资”介绍来此落户的,他在村里建了一个年产4万只鸡的比较大的养鸡场,儿子家里还开了一个小卖部,别提多富了。
老王大哥为了犒劳我们,特意“勒”了一条狗,从水库捞来两条超过10斤一条的大胖头鱼,还有一盆三两一个的大河蟹。面对如此超级“硬菜”,没有任何理由能抵挡住酒肉穿肠过的快乐。
在席间,听老一辈深情地讲述青沙坨的来历,还意外“收获”了关于“翟老倔”“刘老拧”的故事,仿佛看到一代又一代青沙坨人艰难的创业史,还有在这“世外桃源”般一方热土上那淳朴的民风民情。
“过几年,这里的人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住上楼房!”
“等退休了我就回来!”
年轻的村支书与强子畅快淋漓地举杯相约。我突然感觉强子心中的那些流动的影像,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华丽的背景——-如此的简单,如此的真实,如此的厚重,如此的伸长。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村里人自发来到文化广场,伴着激昂的锣鼓声,摩肩接锺,欢歌笑语,我们大家不约而同地融入其中,扭起来,跳起来,老百姓的日子火起来。
一个守候,是一辈子的无悔与忠诚,用生命去守望荒芜与贫穷的古朴,春华秋实,岁月无声,村庄悄悄地告诉我……
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致敬!
关于守候的文章 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
上一篇:君可知
下一篇:那一纸弦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