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开缓缓归


篇一:陌上花开缓缓归
风和日丽,鲜花绚烂。新芽初绽,充满生机与活力。枝头鸟儿啁啾,远远近近野花弥望。每个春天,我的心里都欢呼,几十年来,一直如初见时的惊喜。这份对新生的欣喜,是我心底热爱生命的波澜。走在小径上,陌上也好,公园里也好,会常常想起吴王写给爱妃的一句话:“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明明是思念爱妃,盼望她快点回到自己身边,却不忍催促,叮嘱她细细欣赏陌上花开,感受生活的美丽,春天的烂漫。心底要有多少的爱意,才能使一个男人、尤其是一个身居高位的男人道出如此多情之语。九个字,深藏了几生几世也道不尽的爱恋。每一朵陌上花,都仿佛听见了吴王心底的爱语,所以,每一朵花,都尽情绽放给吴王妃看,只为把生命的柔情、爱情的烂漫展现在她眼里心底。
我是俗世之人,没有出众的容貌,没有过人的才华,平凡如一粒尘埃,没有人会对我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在日出日落里,在四季轮回里,我和丈夫如世间千千万万对平凡夫妻一样,过着充满烟火味的日子。一个又一个日日夜夜,早已把心底的那些浪漫慢慢化成平凡日子的柴米油盐、吵吵闹闹。
然而,即使如此,我仍然不愿意辜负每个美丽的季节,正如不愿辜负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刻。
走在陌上小径,我对着蓝天微笑,感受明媚的春光赐给我的平和和宁静;我对着新芽凝视,感受神奇的自然赐给我的一年又一年新生的惊喜;我对着鲜花欢呼,感受年年岁岁花相似却仍然为它的美丽而心底荡漾的爱怜。
我闭上眼睛,伸开双臂,在阳光下,在和风中,在花香里,我心底荡漾着美丽的诗: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轻轻地,我对自己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

篇二:陌上花开缓缓归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千多年前吴越王与爱妃的书信,一语叮咛的背后,是足以让百炼钢化绕指柔的深情又见三月,陌上花开蝴蝶飞。终日寄身喧闹街市,俗务缠身扰心,无暇他顾。陌上花开已几许?寄语与谁缓缓归?竟从无深思
是夜,惊见自己往日的感怀被醒目的搁置,一时惶然,疑惑。山有木兮木有枝……纵越女不复浅唱轻吟,余韵过处,花间故人亦能洞悉心事如许
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在怎样伤怀的情境里留下了那段文字?后来,又是怎样的温言软语抚慰了彼时的感伤?回首向来萧瑟处,从来是相望不相聚,相聚不相依。奈何,却不曾落得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
回首一路繁华萧索。笑泪痴嗔,轻描淡写中隐藏的,都是柔肠千转的眷恋与隐忍。岂知倏忽之间,无意凉薄,却已是泪眼问花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了
时隔日久,旧句重提。惶惑中反复揣度,欲换君心似我心。然,红尘太深,终只落了喟然叹息。再细数前尘往事,行行复行行,一路相伴,山一程,水一程。到如今,真个是人生莫不如初见么?倘真如此,此后经年,某个午夜梦回或微雨独立之际,可还会再怀念曾经相契的温暖?
心意寒凉,夜长梦冷。斟酌多时,心底反复吟咏的却仍是前人的旧句:陌上花已开,待君缓缓归,缓缓归……

篇三:陌上花开能否缓缓归
三月的季节,绿得刺眼。十八岁的天空,精彩到疼痛。安如意如是说:“我见他们像蝴蝶,闻香而来,又振翅离去。已不再对他们有鄙薄,因我没有资格,我自己也是过客。每一个人在这世间穿行而过,或急或缓,或轻或重,都有各自的前因。”
还没有开始,似乎我已经继续不下去了。
有那么一个女孩,傻傻的瞒着家人要想去找给她承诺的人,我听到的那一刻,不得不承认,我有多么的震撼。究竟是什么能让她有这样的勇气踏上前往他在的那座城池的列车,究竟是什么能让她不顾一切奔赴那并不熟悉的城市。谎言和誓言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个说的人认真,一个听的人认真。如果说要长大必须付出这样的代价,我想,我也会这样选择,宁愿笑着流泪也不哭着说后悔。
这样的时刻,我只想让你懂得。
因为担心着你的担心,心疼着你的心疼,所以我愿意。虽然没有置身事内,但我依然感同身受。一路徘徊,只愿你能明白我的彷徨。若我就此放弃,我该怎么还你给我的一切;若我就此离去,我该怎么面对内心的一切;若我不辞而别,我该怎么解释你的不离不弃。因为交代不了,所以生死相随。有那么一刻,我想向那个女孩一样勇敢一点,放纵一点。但是原谅我的胆怯,我曾经说过,因为背负的太多,我不能只为了你放弃一切。若你明白我的无助,那便是对我最好的爱,也是对我们未来最大的支持。
你若感同身受,我亦将心比心。
或许你未曾发现为你的改变,但我却懂了那么多。你不想给我压力,但是我却被压得喘不过气,因为我还不了你那么深沉的爱。小丑的世界扮演得更多的始终是配角,一半明媚一半忧伤。习惯了被忽略,习惯了自己承受。所以才那么没心没肺。但是不是有人说没心没肺才是最快乐的吗?或许不止一个人说要我成为唯一,不止一次说等我。看着一个个人来,又一次次走。早已麻木了,对于这样的游戏,我始终不会入戏。所以你不必担心,我总有一种“你认为我是怎样的,我就是怎样的”的看法。对自己、对所有对我有看法的人。这就是我的解释。
花开一季,香飘一路。望你缓缓归。
行走在蔷薇园,你可看见那些华美的诗篇,一如绽放的花般鲜艳,一如明日的花般凋零,或喜或悲,又要分辨那蔷薇下的刺。曾经那么羡慕出自我手,获得过奖项的文字《踩在刀尖上的幸福》那么华丽的字眼,却那么生疼生疼的。那个女孩便是感受着这般疼痛的幸福,或许,这对她来说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成长。对此,像我这种连勇气都没有的人还能评论些什么。所以,祝福你。晨露。

篇四:陌上花开,缓缓归
花开的季节,你笑了,今年的花开,你的心却是痛的……
清明时节,依旧是雨纷纷,路上行人,也欲断了魂。地点:北京,时间:早晨。
我们整个家族来到北京的一个墓园中扫墓,祭拜的是我的祖父,他是一名抗日英雄。至于为什么要埋在北京,或许是因为祖父想永远守卫着国家。走在路上,我不由得这样想。
起风了,我裹紧了夹袄。这一年的冬天已远去,雪哭了,凝聚成了雨——洒落。小草绿了,土地软了,情变色了,还是心变硬了?
走在恬静、庄严的墓园中,我的心中充满了敬意。春风拂动着我们的黑发,春天的气息不断地向我们“袭”来。路两旁高大挺直的大树如同一位位战士,守卫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壤。他们似乎也受到了春的感召,迫不及待地使洁白的花儿开满了一身,满满当当,这些散发着甜甜气息的花儿如同一只只天使、精灵在空中飞舞。我们陶醉在这醉人的春天里。可是,几棵开满樱花的大树扫了我们的兴。
那是怎样的几株樱花树啊!粉红的花瓣似乎被血染红的,空气中似乎充斥着血腥,她们就这样一簇一簇肆虐地开着,甚至有点抢风头的意思。一阵风吹过,本来就不挺拔的树干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花瓣也背叛了树,从树上脱落,漫天飞舞,洒满了一地,与前面的庄严肃穆格格不入。“这可不是什么风花雪月的地方,竖立着这样的几棵樱花树,算什么,简直是对抗日英雄的亵渎!”哥哥气愤地说,重重地踩在樱花瓣上,地上便留下了青涩的花汁,实在疼人。
到了祖父的墓碑前,却发现墓碑早已被樱花瓣埋得看不清了字。哥哥更加气愤了,边骂边驱赶着还在空中飞舞的花瓣,哥哥来回地打扫,可怜的樱花就这样被搓碾着,散发着树木气味的花汁映出了“抗日英雄”四个大字,很是显眼。这时,哥哥的手机响了,原来是一封为日本地震灾民祈福的短信,哥哥看着看着又骂了起来:“祈什么福,震死他个小日本!”
此时,我竟不知该如何是好。日本这次经历这么大的灾难,众多连环的自然灾害早已让日本人民困苦不堪。的确,日本的历史罪行使中国蒙上了一层阴影,这我们永远都不会忘却,可是,历史的车轮已经转过,雪耻也已洗刷,为什么还要小肚鸡肠的憎恨日本那些无辜的人民呢?为什么还要糟践那些圣洁而又美丽的樱花呢!
小草绿了,土地软了,是情变色了,还是心变硬了!
我夺过哥哥的手机,将一条祝福发了过去,哥哥咒骂道:“你疯了,为敌人祈福!”“不对,不是为敌人,是为日本受灾的人民!”我站在祖父的墓前,对着碑文说。
回来,又经过那几棵樱花树,我站在树下,用手轻轻抚摸着那穿过岁月历史的树皮,沧桑的皱纹似乎印证着赎罪的虔诚。哥哥也站在另一棵漂洋过海才来到中国的樱花树下,认真地嗅着樱花树散发出的神秘的气息。
我轻轻地捧起一把飘落的樱花,放在树前,默默祈祷:日本人民一定能度过难关!
走在樱花铺成的路上,我们缓缓地离去……

篇五:陌上花开缓缓归
天空迷蒙,烟雾漠漠,车行山间若行水上,水雾锁住了前路,思绪隐在了云端。这一次亲近,我存有私心,只为远离尘嚣而来,奈何,一闻到那股青草的幽香,我便迷醉,反而有了近乡情更怯的愁绪。是的,这里我曾来过,她是我的半个故乡。可是一转身,就把二十年的韶光丢在了脑后,到如今,我已与她各安天涯。
一缕乡愁,幻化成伤心的颜色,红了春花,翠了芳草。清冷的山风吹皱了一池心水,郁结的心事在晨雾里摇曳成花的姿态。二十年了,她是否还如当初一般清癯消瘦?二十年了,她是否还如同当初一样悦纳我入怀?二十年了,她是否还在等着我这个顽童的归来?我在心中不住地追问,怯怯的,像个未经人事的姑娘。
真的离开太久太久了,久得青川已经变了颜色,久得再也描摹不出她的模样。昔日逼仄的山路,几经修缮,平坦如坻。但不变的是依然傍山而行,蜿蜒曲折,如圈圈涟漪荡漾开来,微笑着迎接所有归来的浪子和路过的游人。我们的车儿继续向前,我离她确乎是越来越近了。虽然窗外的雨雾模糊了她的容颜,消散了她的芬芳,让我看不清,听不真,心底却能感受到她一如既往的慈爱。我们在她的目光里,一路云里雾里逡巡而来,而她早早地备下一川秀逸的绿意,一幕氤氲的水气,随我们眠云栖雾,随我们踏云归来……
及至贴到她的面颊,我才分明感受到她的气息,那是尘埃落定的恬淡,单纯得好像四周游动的空气。步履款款,缓步于陌生的康庄大道上,心中的落寞点滴成雨,落在身侧。眸光流转,定格在停车场的那一堆瓦砾之上。若是我的记忆没有出错,这里该是学校的操场。那时候,我还太小,寄居在此,终日汲着一双拖鞋在村子里乱跑。还不及上学的年龄,只能将小小的身子隐在角落,羡艳着那群欢乐的孩子,然后偷偷地掉转身去,静静地离开。小小的眼里,尽是渴望,那是孤独岁月中最珍贵的一抹亮色。那时候,我以为我是属于这儿的,俨然是一副主人的模样,在每个寂静的午后,轻轻地将小小的脚印铺满村庄的每个角落。
兀自沉醉,梦着昔日的那些光景,渐渐忘却周遭的人声鼎沸。这一刻,我的眼里,我的心里都装满了她;这一刻,我的眼眸里如春水般微漾,潮湿的目光追寻着村庄的泥土、瓦砾、灰烬、斑驳开裂的土墙和缀满蛛网的大梁,思绪渐渐游离,奔赴遥远的时空。我知道,这些都是土的生命痕迹,而土,却是村庄的图腾,它们长时间地存在着,飘荡着,在人们的睡梦中悄悄地更替着循环着,尔后渐渐沉淀,还原成生命的最初状态。土是村庄的信仰,承载着村庄生存的欲望。最初的时候,土里只能长出植物来,葱葱郁郁,点燃了生命的梦想。此后,人们钻木取火,筑土为墙,铸铁为犁,停留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土的记忆于是和人的记忆一同开始,人在这呆了多久,土的记忆就持续了多久。我愿意,就这么天真地相信着,我愿意,告诉自己她始终还记得我,我愿意,和她一起分享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而现在,有记忆的土就在我的脚下,从山脚一路蔓延上来,又一圈一圈地漫溢开去,一直覆盖到整个村庄的边缘。我随着她的轨迹一路向前,在斑驳的老屋前停驻,倾听岁月苍老的低语,注视着好些废弃的老屋,我似乎听到了他们的叹息。是的,公元前,我还太小,来不及瞻仰他们崭新的容颜;公元后,他们太老,我已错过他们的灼灼风华。幸而,多情的春雨为他们笼上了纱衣轻幔,他们虽已苍老得迈不开前进的步伐,却娇羞地隐在那朦胧的雾气下,徐徐地款动几许风情。我想,这或许就是时光深处的村庄,老则老矣,却风韵犹存。恰似李义山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我悄悄地靠近老屋,目光循着裂开的纹理追去,觅到的不是黑暗,却是一抹怡人的碧色,那一刻,我听到来自老屋身体内的生命律动,那一刻,我的唇角绽出一个绝美的弧度,那一刻,我恍然大悟,原来土不仅有记忆,而且还有生命。他把记忆雕刻在土墙上,却把生命偷偷地藏在身体里。
于是,我再一次启程,固执的步履,追寻着土的轨道,去找寻土的生命,沉实安然的心里,隐着满满的期欢。沿路有裸露的土的肌肤,红润可爱,泛着青春的活力,我知道这是现代文明的过程,我知道他们也必将孕育出新的生命。于是,不再嗟叹,不再惋惜,只是轻轻悄悄地走过,不愿扰了他们的清梦。沿着歪歪扭扭的小道漫溯而上,我的视线被那一片绿茵茵的环饰晕染。目光交接的那个瞬间,我恍若掉进了几米的漫画里,有种莫名的感动在心底里涌动。是的,那个妩媚又洒脱的曲线世界是我熟悉的乐园。一条条田垄如同彩带,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其线条行云流水,潇洒柔畅。我想,纵然是吴道子在世,纵然是绝妙丹青,也描绘不出那样飘逸与恢弘相得益彰的画面。
拾级而上的梯田,填满了整个山谷的怀抱,我钦羡他们的际遇,因为那触手可及的温暖是那样的醉心;我陶醉于他们的绚丽,因为无数的生命在他们的身体里滋长。虽然还未到春耕时节,虽然还没有看到忙碌的身影,但是宁静的水稻田在春山的掩映下仍显现出无限的春意。那是肥绿流油的野草,那是悠游自在的绿藻,还有那用无辜眼神注视着我们的老水牛,我想,他们一直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或许,他们都还记得我,就好像我还记得童年的那个村庄一样。我想,这一次,我再也走不远,因为我的心里,我的梦里,再也抹不去这一方的图腾,这新月形的田地。

篇六:陌上花开缓缓归
又是一年春来到,陌上花开,开出了春的诗情画意,同时也给这个凉意未尽的季节带来了浪漫与感动。
“三月风情陌上花”,花的绚烂之姿,戴王妃的雍容之态,花香人美,吴越王钱镠用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撩拨了多少人内心情感的波澜,世人对他的纪念,不是因为他的江山基业,不是因为他的帝王功绩,单单因为那“缓缓归”里所流露出来的柔情。钱镠走出宫门,看到凤凰山脚,西湖堤岸已是桃红柳绿,万紫千红,顿时想到了未归的爱妃,提笔而书“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九个字,平实朴素,温情缠绵,戴妃当即落下两行珠泪,这位横溪郎碧村的农家姑娘出嫁时,可曾想到,她会随他南征北战奔波半生?可曾想到,经历过金戈铁马的他会有如此的柔情?
花的璀璨里有了美人的笑靥,只因王妃的记忆里有了吴越王的惦念与温柔,花开无人赏,再美也是寂寞,钱镠用无尽的深情给了三月的春天一幅绝美的图景。此时花开依旧,然而世事变迁,花非昔日之花,人非昔日之人,再美再温柔,也抵挡不住历史的车辙,当往事被碾压,我们依然能从历史的车轮里、从飞扬的尘土里嗅到彼时的花香与浪漫。这是一种如流水般细腻的温柔,而我们大多就是被这种平凡朴实的关怀所打动,轰轰烈烈固然有它的壮观与绚烂之美,但永恒的东西尤其是感情永远是朴实的、柔软的。
陌上之花、美人之泪、帝王之“缓缓归”,到今天依然能打动我们,不就是因为它朴实平凡中所体现出的那极重的情愫吗?此时花已绽放,不渴求你说缓缓归矣,只盼望再次与你相遇在花的烂漫里。

篇七:陌上花开,缓缓归
今天下午,抽了点时间,和爱人去瓜棚给爸爸买小西瓜。虽然已是中秋时节,道路两边半人高的野花连成片,粉色的花瓣随风含笑。汽车奔驰在花儿围成的夹道里,兜着风,听着歌,人的心情也如怒放的花儿一样。一会工夫就到瓜棚了。
和前些日子相比,瓜棚门前冷冷清清的,不见卖瓜的张罗买卖。走了几处都如此,一问,才知瓜熟蒂落,头喷的西瓜已经下架了。带着几分失望,准备回去时,爱人说反正今晚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既然来了,索性再找找看。于是,我们又往另一个地方走去。
走了好一会,还看不见一个瓜棚,我们有些心灰意冷了。突然,看见前面路边有地摊,越走地摊越多,希望来了!可走近一看,卖的都是葡萄和梨,没有西瓜啊!失望之余,我们开车去前面的岔路口倒车,准备返回,奇迹却出现了!一个地摊上出现了小西瓜!谢天谢地,可爱的小宝贝,总算找到你了!
开门,下车,买瓜。
卖瓜的老人看上去约莫有六十岁,看到我们是专程上门来买瓜的,和蔼,热情的招呼我们,说附近就他一家卖西瓜的了,他的瓜是专门为中秋节种的。问了瓜价,他说一斤八块,我说又涨价了啊,他笑呵呵地说等到八月十五跟前就成十五块钱一斤了。没办法,物以稀为贵,谁让那么多人还愿意买呢。
老人边说便带我们去棚里摘瓜。走过门前,园里的菜畦井然有序的种着青菜,萝卜,茄子等各种蔬菜,看得出主人的勤快。走进朱红色的油漆大门,八个窑洞瓷砖窑面,油漆崭新,鲜亮,院子收拾的干净,敞亮。远离街市的喧嚣,让人觉得安闲,舒适。我禁不住夸赞老人好光景。他说他四个孩子,拖累大,不勤快不行啊。老人说着提了竹筐,和我们一起去瓜棚摘瓜。
说实在的,吃了很多小西瓜,也到瓜棚买了很多次小西瓜,可我还从未进过瓜棚,每次走在入口处,都被那种窒息的热浪逼得退了出来。这次是秋凉了,里面已没有了蒸笼的感觉,于是我顺便跟着进去看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瓜棚里的瓜都快熟了,瓜叶大多都无精打采打成卷吊在蔓上,没了翠绿鲜亮,只看到一个个滚圆滚圆的小西瓜吊在空中,都成了空中吊“宝”了真是好玩。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稀罕物,瞬间就被眼前神奇的画面吸引了,绕着通道看着这新鲜景致。同时暗自庆幸,今天没白来,买到了西瓜,还长了见识。
老人边摘瓜边给我们讲小西瓜的种植。他说现在大棚种植的小西瓜,已经一改以前老一套西瓜睡在地上的方式了,这种瓜叫吊瓜。把瓜蔓吊起,既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也可以让瓜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结出的西瓜就比大西瓜味甜。我边听边看,发现每行薄膜的上方都纵横交错的拉着很多铁丝,这西瓜就用尼龙网兜装着高高吊在铁丝上。老人说,开花时节,那些瓜花被人工授粉之后,小心翼翼装进尼龙网兜里吊起来,而那些可爱的瓜宝贝就在这样的吊床中孕育,成长,经过大约45天的温室效应就成熟了,然后他们就依照着时间的先后按日期摘瓜。经他一说,我才看到每个瓜宝宝身上都掉着挂牌,写着授粉的时间。原来这些小西瓜来得这般不易啊,成长过程中的点种,浇水,覆膜且不说,一大棚瓜苗约有一亩地吧,光绑架,授粉这两项工程,要耗费多少气力呢,怪不得价那么贵。
摘了六个西瓜,爱人提着竹筐走在前面。老人要自己提,说我们是城里人干不了粗活。我笑着说什么粗活,他年轻,让他提吧。出了瓜棚,又路过一片空地,这里还种了芹菜,辣椒,茼蒿,生菜等好多种蔬菜。菜地旁是二十几棵枣树,浅色的青枣犹如一颗颗绿玛瑙,缀在绿叶间。老人顺手给我们摘了几把,让我们尝尝鲜。吃一颗,脆生生,甜滋滋的。他说他们一家人最近忙着卖桃子,等桃子卖完了,西瓜就大卖了,接着枣子就上市了,这个秋天忙得很,言谈中流露出丰收的喜悦。我说忙点好,你们忙的有收入啊!老人开心的说,这几年,只要勤快点,还是有收获的。是的,做人的价值,生活的乐趣,不就是在各行各业辛勤劳作,然后笑吟吟地看到硕果累累的那一刻么?
快到路边了,几株向日葵沉甸甸地站在菜地边。老人又顺手折下一个大圆盘,送给我:“新葵花好吃,籽还饱满。拿回去给孩子吃吧。”面对他的真诚,我不好拒绝,心怀感动,收下了老人的礼物。圆圆的,沉沉的,暖暖的!虽是生意之人,但老人身上的热情,淳朴,厚道,让我嗅到了一丝久违的,日渐远去的田园之香。
买好了西瓜,老人说附近还有葡萄园和梨园呢。怪不得,我们来时看到路边卖的都是葡萄和梨。于是我们跟随老人去了味道最好的葡萄园。路过一个小小的广场时,他说那是他们村委会修建的娱乐场。远远看见小广场内,设有健身器,旁边一个绿幽幽的人工小水塘,水塘上架着白色的弯弯的小桥,四周树木掩映,坐落着几户人家。咋一看,倒真有几分微风烟柳河塘,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让人不由的惊羡,现在农村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生活观念也越来越时尚新潮了。
一边走一边看,不一会,我们就到了葡萄园。进去的一刹那,满眼的翠色遮住了我们所有的视线,一时之间竟恍惚来到梦中的吐鲁番。翠绿的葡萄藤,枝枝蔓蔓的缠绕在竹竿和铁丝上,密密层层的藤叶缀成一帘翠幕。走在其中,好像穿行在绿色的帷幔中,那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晶莹圆润,沉甸甸的坠在绿叶间,绿的像翡翠,紫的像水晶,看一眼,都馋的让人流口水!园主给我们递了一小串熟透的准备好的样品,用手擦一擦浮尘,轻轻一咬,汁甜味美,爽到心里。挑了几串可心的付了钱,掂量着手里的葡萄串,心里甜丝丝,乐滋滋的:这次出行,买的是活色,生香,心满,意足!
告别了老人,告别了田园,我们乘兴而归。回来时,已是夕阳西下,看着路边随风起舞的簇簇野花,想起了一首歌《幸福像花儿一样》,指尖轻点,歌声轻轻在风中蔓延……

篇八:陌上花开缓缓归
已是阴历四月下旬,接到通知参加《山西输电》研讨会,我满心欢喜。听说会址设在响有“塞外明珠”之称的朔州,我满脑子五彩缤纷的遐想开始铺天盖地地蔓延。幻想那劲厉的北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阳、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兀觉这线条过于粗犷和遥远,又不自禁加进一些柔气又温和的东西。假想那宽敞整洁的柏油大道,高楼归整地林立,路边的杜鹃花开得正艳,行人在姹紫嫣红的瑰丽里微微停一停脚步,就与我们一样匆忙赶赴快节奏生活的紧锣召唤。我努力将不和谐的二者糅合,朝这片陌生的土地全身心地展开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梳理和阐释。这样,诗情画意的浮想知趣地褪尽,一股深厚、高远的情愫浸润着全身,骤觉肩上的担子也重起来。
(一)朔州印象
我终于踏上这片陌生又美丽的土地。只是一百余公里的距离,气温却降低许多。狞厉的北风猛烈地朝我裸露的皮肤撞击,彰显着“塞外”的空旷和霸气。街道规划很好,干净得看不见一片纸屑,宽敞得让人艳羡当地人的眼福。
承会的东道主自然是朔州线路工区。他们的办公场所很特别,设立在湖边,向东是一座气派无比的立交桥。在上面站一会儿,眼目空旷,碧波荡漾。沿湖一路向下走,衬着流云熹微的日照斜斜洒在水面又折射出一道温和的光晕环抱着我们拾阶而上的二层小楼,手臂轻轻而目光灼灼,好像在它怀中呵护的是一颗稀世明珠。
迎接我们的工区领导十分热情,行行止止,引领大家细细观摩。这是一个只有五十余人组建的小工区,楼面玲珑而大气整洁。我们睁着好奇的眼睛四处环顾,虽然比肩接踵,并不觉得视觉拥塞,相反一种厚沉、宽广的底蕴就此升腾。
我知道我的感性作祟,踏上这块土地已不局限于思想被这幢小楼拘禁。放远目光,两千年前,汉与匈奴之争,这里筑土城养马,上演了一出震撼世界的民族大迁徙,汉王朝诱击匈奴第一战的“马邑之谋”就发生在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我幻想着野性相搏的一幕,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真实而平静地站在这里。再将时空的距离拉近一些,一千年前,这里是大辽的国土。放眼望一望,我依旧能嗅觉到那城墙高筑、战火硝烟的辉煌和味道。这时候总会想起一个胆识过人、谋略双全的代名词,萧太后。历史上关于她的离奇小说读了不少,我心中始终定格着这个非凡的女人独特的一面,在这个偏执的描撰和意想里,她有着穆桂英的气概,武则天的谋略,又不乏孝庄的聪慧和柔情。在辽景宗撒手西去执政的40年间,这个女人对大辽的江山,对大宋与辽国文化相互的渗透,以及在民俗、民风上的影响和统治有着突出的贡献。今天,我踏上这片土地,带着深深的崇敬与浅显的目光望其项背。当今天的朔州与我所在的城市划在同一省份,我带着豪情重新弥合地域排列上的生分之感。
古往今来,对朔州的印象一直抛不开那句老诗——“雁门关外野人家”。不错,朔州作为雁门关外的边陲要塞,素来被称做“三晋锁钥”,是三晋乃至中原的门户,历来兵家必争。曾几何时,中原的农耕文化和漠北的游牧文化在这里激烈地撞击。匈奴、契丹、鞑靼、突厥、鲜卑等次第呼啸而来,兵戈迭起,狼烟肆虐,虽然两种文化不断地相互融合,却终究导致了朔州朝不毛之地的方向越走越远。
可想而知,世世代代处于胡汉交锋的刀尖上,朔州人该过着怎样的日子。举个悲惨的例子,就连出土的先人尸骸上都可以看见肋骨缝里的箭镞。在夹缝里苟活,朔州人理所当然历练出自己相应的生存之道,战争一起就跑掉,硝烟散尽再回来,客死他乡不哀命、马背长啸是故乡。
用逃跑来和命运抗争,总有懦弱的嫌疑,但在外地人眼里,朔州人却具备豪爽和质朴的性格。试想随时打算离别故乡,自然不会积累多少财物,又兼流离在外朝不保夕或者干脆不愿增添累赘。大家通通豁达看生存,不攒余粮,吃光喝尽,待客也这样,恨不能掏出肺腑来烹饪。晋中人也到口外,却是经商办钱庄以及贸易往来,而朔州人只图一口饭吃,二者有着本质区别。既然世代不涉商道、不谋盈利,朔州人无疑单纯得可爱。
自古以来极少听说朔州发生过农民揭竿之事,只有个隋唐时期的刘武周号称“定阳王”,也只是个外来迁户。史书说“父匡徙马邑”,而且是和突厥挂勾的。回到现实中来,商品经济大潮汹涌,又身处和平环境,朔州人避无可避。但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没见到几家真正的实业,加工业、制造业、商业,尽数外地人在唱主角。也许朔州人的性格过于淳厚,已经趋于与世无争。更甚者,历史上那些叱咤的英雄占去了绝大的鳌头和风水。
时势造英雄。这是说死了的。世事沧桑,刀光剑影,朔州这块土地孕育了许多英雄和杰出人物,如张辽、尉迟恭、刘武周、周得威等。英雄是群体的代表人物,一个英雄的背后,衬托着无数将士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这种壮烈气概,来源于也同时造就了当地人民豪爽乐观,通武不屈的性格和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精神。在这一定意义上讲,这就是历史文化传统的“朔州精神”。
对我这样一个初来乍到的小辈,笔锋凌厉地评述,朔州,冒犯了。
(二)研讨随想
正式的会议是在第二天举行,会址在分公司会议室。我们在早饭后拎了一个印有会议标志的纸袋三五成群散步往过走。虽然溶于塞外,行于旷野,但这支队伍还是与当地人群行成一种极大的差异。我们抱着采风的心态而来,目光中多了一份贪婪,脚底也跟同紧密、放达起来。正式的会议开始,当地分公司的领导都赶来参加,致了欢迎词,又作了详细的总结,这样严肃的场面很快结束,切入此行的重点——交流和研讨。既是研讨会,气氛就随意了许多,大家围坐在一张大桌子前,像四散的儿女在团圆日聚守在母亲身旁,言近旨远,深谈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这些话题虽然由浅显铺开,人声鼎沸中还是向一个高潮迭近。我们创刊的种种乐趣和阻力,距离和长处都成为大家兴致颇浓的交流和争议。骤然觉得自己融身在一个文化的领域,每听着一句长者之言都有一种厚重的气压罩笼罩着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又信心徒增,而情绪满涨。发言是每个人必须的,几个书记和编辑们不愧既有眼光、又平素积累了脚力,连带口才都是一流的。我是小辈,对内心之中浑浊交融的人文定律和文化内涵突然之间有了一个拨云见日,吞吐千年的定义和认知。我才暮然明白自己笔端的那些文字不外乎风格统一,体裁陈旧,青春活力的思想轻巧地出游,落脚的结点却莽莽苍苍地勒住,一切莽撞而乖戾、失衡而矛盾。于是,当话筒传到我跟前,我大脑空白却吐字清晰:“用自己手中的笔好好写、用心写、努力写,把我们黑脸、大手、写着坚毅和质朴的线路弟兄们推出来、亮出来,这就是我,一个执笔者的责任和本分。”
(三)塞外采风
这一站是人人向往的,走出会议室,来到户外,空气这样新鲜,风景这样明媚,峻山大川透过疾驶的车窗境收眼底这样奇瑰而秀挺。虽然呼啸的山风劲厉而急迫,依旧不减大家掏出相机来定格“人文山水”的欢娱和兴致。
采风第一站,是位于大同城西南70公里的应县佛宫寺木塔,俗称“应县木塔”。一个“木”字,顾名思义无钉无铆塔身纯实木搭建。这一宏伟的景观为辽代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萧太后所建,再一次站在寂寥的土地仰其项背。已经商化的县城处处仿造着古式的建筑,甚至打出这样的招牌:“萧太后酒楼”,探出脖子去望,看不出营业与否,一片萧条。于是把目光收回,投向这唯一而道地的古迹。寒来暑往近千年了,木塔饱经沧桑,但仍面貌如初,屹然壁立,坐视苍穹。远远望去,视觉上塔身并不宏伟,但是导游道出的一组数字还是让我们吃惊不小。不高不高,它的塔身也有67.31米,五层六檐,四级暗层,实为九层。它高出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31.41米,又比西安的大雁塔高3.21米,目前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建筑了。
陌上花开缓缓归 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
上一篇:天使的翅膀
下一篇:秋思、明月、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