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周庄的文章



篇一:水乡周庄
江南水乡美丽的周庄优雅娴静地屹立在你的梦境,她带着甜甜的笑容迎接着每一位游客。亲近周庄是我梦中的神往,古朴典雅的温情水乡飘散着迷人的芬芳。秀丽多姿的周庄蕴育了许多历史名人,象经商巨富沈万三就是古时周庄的耀眼人物。作家三毛曾经为这里潸然泪下,感动那水乡如痴如醉的风土人情。这个流水安然的江南小镇婉如一朵恬美的莲花,绽放着妩媚的神韵。
作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保留了太多绝美的建筑,尤其是精巧细致的石桥悬跨在绿水倒影之上,更体现了无限诗意的风情。青碧的苔痕星星点点衬托着小桥流水如画的灵动,波光闪闪,舟楫摇动,可爱的小船顺风飘荡,江南水乡独有的美景陶醉着游客欣赏的目光。
风水宝地,多情水乡,动人心神的周庄拥有太多的赞赏,众所周知的富安桥独具特色,造诣优美,富丽堂皇,飞檐垂角,美观大方,可以说是目前江南水乡仅存的桥楼建筑。古雅的桥边翠柳依依青砖整齐,散步的行人脚步舒缓幸福快乐。梦幻似的水乡周庄给人无限的祥和,生长在这里的人们一定常常觉的周庄是梦中最爱的故乡。观览着周庄清雅的住宅,感觉十分的亲和,仿佛一砖一石都格外的典雅,长久地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记忆了风雨沧桑的水乡周庄总是非常的坚强,宅门外光滑又平整的青石板路放射着隐隐约约的光芒,下雨的时候犹如铜镜的石板映着行人朴素的衣裳。或许有位漂亮的姑娘撑着塑料花伞悄悄地穿过雨巷。纯情美丽的周庄牵动着多少人羡慕的眼光,可否让我把你永久地放在心上?诗意我纯洁的梦想。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宁静素雅的水乡小镇格外的安详。流水匆匆,清风含香,朦胧夜色中小船悠悠,昆曲高旷,抒情悠扬的悦耳吴歌在耳畔回想。淑女般的小镇流动着跳动的音符,抒发着水乡梦境一样的情感。婉约多情的水乡周庄包含了非常多的可爱,古朴清幽的茶楼客栈温馨着俊男靓女的楚楚梦想。香甜清爽的阿婆茶泛着快乐的味道润泽着品茶人的心房。
亲近水乡周庄,品位流水如诗,石桥如画,清冷的散文因为这里而增添了芬芳。玉立在温柔水乡上的恬静小镇,可是你向往的香格里拉?她仿佛是梦中的玉色莲花以纯洁的情愫打动着世人的情思,毓秀钟灵的美丽周庄何尝不是你梦中的向往?含情脉脉的水乡周庄带给了我深深的陶醉,久久的畅想。
中国第一水乡之位的周庄蕴含了深厚的艺术文化,的确值得人流连,值得人鉴赏。

篇二:诗意的周庄
不敢到周庄去,生怕一去就惊扰了那一份宁静。宁静是有诗意的,宁静姿态下的周庄一定是一位温婉多情的江南女子。那温婉多情的江南女子啊,一定是水一样的忧愁,水一样的明媚,水一样的清纯。
幸好,周庄是一个位于交通不便的古镇,否则,她的水样的忧愁,她的清新的明媚,她的透明的清纯就要幻化成光艳夺目的现代女郎。而我,接受不了的这样的嬗变。我喜欢她那缓缓的时光脚步,喜欢她那悠悠渡船,喜欢她那古色古香的粉墙黛瓦,喜欢她那水巷幽仄,山墙起伏,宅院四合,枕河而居,夹岸为街,水陆两宜的小桥流水的闲适意境。倘若我有一个来生,我一定会选择周庄,这样一个清幽恬静,温馨宜人的家居环境。( )
现代人们急匆匆的脚步焦躁到不能停下缓缓的脚步,手机聒噪的信息几近麻醉了迟钝的双耳,另外,还有我们的心灵,我们的心灵已经庸俗到了缺乏水样的灵性,我们的眼光已经失去了青葱的绿意,明澈的眸子。是什么蒙蔽了原本就很聪慧的心灵,是什么吞噬了原本就生意勃勃的慧根。
不是现代化的过程,把什么都归结于现代化的过程是一种走极端的错误;也不是现代生活的竞争,把什么都归咎于现代化的竞争那是寻找一种借口。我们缺乏的,是因为我们在短暂的业余时间里沉浸于庸俗的娱乐活动;我们缺乏的,是因为我们在生活的休闲时刻对生命时光的肆意浪费。
倘若我们能在休闲之余,捧起一本书,最好是散文吧。那么,也许我们逐渐被麻木了的心灵也会泛起一丝涟漪,牵起一缕感动,引发一丝念想;也许我们那已失去灵敏的耳朵也能聆听天籁;也许我们那干涩的双眸也会晶莹而清澈,充漾一汪透明泉水。
这样的心境,就到周庄,到周庄感受她的明媚,感受她的清纯,感受水样的忧愁。不曾忘记当代散文家王剑兵先生的《绝版的周庄》,一翻阅那飘逸的笔墨里的周庄竟然是一位超凡脱俗的绝世佳人。难怪三毛临终都在念叨周庄,周庄。周庄那水样的忧愁,令她难忘;周庄那水样的明媚,让她忧伤,周庄那透明的清纯,让她怀恋。
周庄,尘世有了周庄,竟让那蒙垢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周庄,尘世有了周庄,竟让那江南大地有了一双明眸。周庄的美是古典的,正如剑兵散文里所写到的;那是一位绝世的古典秀女,羞涩几分,清纯几分。与江南的驰名的秦淮河相比,秦淮河太多了脂粉味,太多了风尘味,太多了感伤味,太多了亡国味。而周庄远不是这样,她像一首诗,清新而淡雅;她像一幅画,高雅而古朴;她像一首曲子,悠扬而多情。
周庄的水含情,她像一缕缕温馨的丝绸,让你裁剪出你眸子里瞳孔里闪耀的美丽;周庄的一砖一瓦也含情,她让你在斑驳的色调里沉思悠久的岁月,古老的日子;周庄的小桥更含情,她让你在缤纷的思绪下遥想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周庄镂花的格子窗,会让你不经意间遐想一个浅浅的笑容;周庄的小巷,幽仄深远,好像已把历史的经卷和历史的足音静静地收拢,保存,就等你慢慢地品味,徜徉,遐想。
让我们永葆读书的高雅逸情,让我们的心灵与周庄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融和,交融。让我们的心灵在这样的宁谧,明媚,清纯,水样的忧愁里的得到净化和升华。

篇三:细雨周庄
时下,描写周庄的文字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故,我本不该再来凑凑热闹。
可是,大凡去过那里的人,总会对那里充满水味的风景久久难忘,让自己悠长悠长的思绪延伸至更远的地方。可不,前些日,我的一位同事去了那里,即兴一首诗句,她诗中是这样描述的:“周庄/难忘的水巷/沉淀着/风雨洗刷不掉的模样/安祥湿润/呈现,古典与温柔之美/水巷/泛着粼粼幽光/丝绸般质感/摇曳的光晕/涂抹着丝丝绿叶/朦胧一片,红红的灯笼/岸边柳梢在纷扬”。她美妙的诗歌,属于婉约型的那种,宛如清清之水般的流动,于是,重又勾起我对这片土地的梦幻印象。
我一直认为,在中国城镇的舞台上,周庄绝不宜出演阳刚之气的汉子,若将其扮演为清纯婉约的江南女子,则是最为相宜不过的了。
因了散文大家余秋雨多篇文学作品的描述,因看了由乡人作家毕飞宇创作的影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中凄美冷艳的蒙太奇,因记住了学者吴冠中的那“黄山集山川之美,周庄集水乡之美”的妙语,也因到过台湾女作家三毛放飞心灵的那座清新的茶楼,周庄早已让许许多多的人心驰神往了。
我属于有幸造访周庄的一员。曾记得,走进周庄的那天上午,天空正飘洒着霏霏的细雨,一切都是朦胧的,一切又都是鲜亮的。在窄窄的小巷中缓缓穿行,身处其中,那种幽深幽深的感觉,使人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但是总有似乎一种令人期待:巷子的尽头又该是怎样的“桃花源”呢?
放眼略略望去,这分明是一幅幅清淡、素雅的水墨画。这画中有桥、有水、有人家,且依河成街,桥街相依,临水筑阁,特别是那临河的小楼粉墙黛瓦,错落有致,一派古朴、清纯的气象。细雨中的周庄绝没有太多的造作,略看周边色彩似乎显得有些单调:水迹斑驳且浅灰的石桥,湿漉滴水而呈现深灰的屋檐,密密麻麻的雨点编织着河面,格外有点空灵而渺旷的感觉。从雨中传来的一阵阵侬软的弹词乐中,我们登上岸边的木船,桨声无息,橹声无息,随着桨橹的起起合合,船蓬顶端的雨水悄无声息地滴落下来。河岸的两边,柳丝纤柔,随风摆动,有时竟大胆地轻拂着正在弦窗边探头张望的游人脸庞。这动静构成的河景,传递着大自然的信息,让游人的心不再骚动,思念不再杂芜,灵魂的深处有一种空前净化的心境。所谓的吴水依依,贞丰泽国,江南杏雨,飘缈图画,在这里点缀得最为彻底。
在细雨中,水巷,楼阁,小桥,流水,一切景色,一切画面,沉沉的,稳稳的,深深的,朦朦的,似是凝定的,又是延伸的,穿越了无尽的历史时空。不少人认为,品味周庄,无非系“小桥、流水、人家”三味。其实,在这貌似色彩单调的深处,却有别一般的繁纷众多的味觉、视觉和听觉。镇中的美食,以传世沈家酥蹄及糕点而知名,但真正的美食,还应是首推鲈鱼、莼菜和白蚬。想当年,西晋周庄籍的文学家张翰,因思念家乡的莼羹鲈脍,毅然从洛阳弃官回乡,这段往事竟使后来的欧阳修发出“思乡忽从秋风起,白蚬莼菜脍鲈羹”的由衷喟叹。视觉之美更比比皆是。那绣坊,那酒家,那些售卖各式各样工艺品的店铺,委实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在一家出售苏绣的铺店,虽门面不大,但引起我长时间的驻足。那几面墙壁上悬着、柜台上摆着的一个个红木框中,苏绣作品显得格外清新淡雅、淳朴浑厚。苏绣中绚丽的色彩,迷人的光泽,细腻的针法,让我看到了粉红的周庄,翠绿的周庄,金黄的周庄,纯白的周庄,当地的四季风景就在那其中呼之欲出,令人驻足欣赏得不忍离去。
民居列肆,临港背河,骑楼横街,水阁空悬,无一不与流水有关。呈“井”字型的水巷,却有十数座元、明、清古桥落虹卧波其上。周庄最美之处要数双桥,那苍凉的古韵,雄浑的造型,已成为如今画家和摄影家们寻古访今、创造艺术梦幻的理想建筑。旅美画家陈逸飞的那幅使双桥传神迷人的《故乡的回忆》,被哈默博士高价购买,作为访华礼物,送给了他所尊敬的邓小平。自此,双桥因此画而名,周庄又因双桥而名!这使得走在整齐而又狭窄的石板街面上,深入到巷陌的深处,哪里会觉得色彩单调?
美丽的小镇,夹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中间,因独具水乡魅力文化的传播蜚声中外。我们刚瞻仰了女作家三毛的茶楼,又迫不及待地去寻觅柳亚子的南社所在地。这座曾是诸多现代诗人而忧国忧民而尽兴吟诵的迷楼,窗外波光桥影,楼下的河道中舟楫仍然往来不绝。念及旧人曾独自凭栏之态,不免有点怅然,而此时登楼四顾却绝无伤感,更不致于有那种壮怀激烈的体味了。窗外这充满动感而渐具商业性的流水,曾演绎了五六十部影视作品,如今稍有文化修养的的游人,都会像陈道明扮着胡雪岩顺流而下,张曼玉饰着阮玲玉在舟中弹唱,在这里的河水中找到自己似曾相识的意境。领略眼前景象,不得不叫人萌生了“大隐隐于市”以外的情愫。尽管如此,但是我们仍有理由相信,这块美丽的地方有多少条河水,就有多少种风情;有多少座石桥,就会有多少动人的故事。想必那古戏台上,弦萧声声,水袖翩跹,正所谓“八千场春风秋月尽消磨蝴蝶梦中琵琶弦上;五万副金筝檀板都付与桃花扇底燕子灯前”,引发出多少幽古思今的韵事风雅?
此时此刻的周庄古镇,宛若一艘停泊在港湾小憩的船舶,任凭喧器浮躁,在雨中固守着一份属于自己的古朴与安宁。而顶着霏霏雨丝行走的我们,久久漫步在沿河的小径,一如走在舱面的木板上,跨越座座石桥台阶的时候,又好似走在的摆搭的跳板上,在风雨中似有微微颤动的感觉,令人有一种莫名的新奇,又掺杂着些许的隐忧,更有一种沉思与缅怀的情愫。

篇四:周庄印象
我在皖江宜城应朋友之邀。十一月初趁着深秋凉意给自己的心路放几天假,独自赶上长江的尽头。我带着成熟很浓的风秋去了上海,是重来了。上海离周庄很近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次日清晨,我的头发沾了很多秋风,不大一会,车上的导游告诉我们,周庄到了。我和朋友都是初来。踏上古镇,远眺四面环水的周庄,一个姣好的形象。突然,我一个中原的汉子,心绪一下子柔软起来了。
周庄让人爱上很容易的。这里江南古旧的建筑风格,还是明清的吧!她那迷人的芳容,仿佛弥漫一份高贵在眉间,周庄九百多岁了吧!你又增添了淡雅如玉清妙的神色,所以你很美,仿佛古典韵味的女人款款向我们走来。如今,你的孤单和寂寞少了许多,因为有五湖四海的朋友来看你。周庄,你知道吗?跟随我们的脚步,你的芳容宛如画轴一样徐徐真实浮现出来的时候,你迷惑了许多四面八方来看你的人们。
今天在尘世之外,我如一个懵懂的孩童,闯入了你静谧的怀里,感受着古镇的深秋、清妙、僻静、淡青水巷。宛如沉入一个隐藏很多神秘的梦境。
周庄的秋天很深,秋阳黄黄软软的。小镇弯曲的石板路上,有不少我们一样的旅行者舒舒缓缓的往前走。你看,周庄身旁躺着一条婉约弯弯的河流,不宽,却很澄清。离巢的秋鸟醒来的这么早啊!河边上下旋飞着,不停的迎风歌唱。细想,如若站在高空去俯看这条清澈的河流,它定是像一条绿带子似的绸缎,紧紧束住了周庄的腰,却又通达顺畅流过整个周庄。来到小镇才能让人真正领悟到水的魅力,水是周庄的魂,才知她像水晶一样镶嵌在这里,谁说周庄不是水做的故乡呢?这条从古流淌至今籁籁魂魄的河流,她又何尝不是情系红尘世外青色韵味的丝带呢?
周庄依河成巷街,每走二三十步之遥,就有一座座弯背小桥在水巷中跨着,各不相同迥异的姿态和对岸的街巷自然相接。假如古镇有十分姿色的话,我要拿出四分赞美小桥的,“真是水巷小桥多,千年水天堂”。再往前缓慢步行,我和朋友登上一座古老交错的双桥,这是周庄最著名的桥了。往来于桥上游人的心情是不尽相同的。我看到它挺直苍老的身影,就会感叹一幅油画的魅力!和文化架起桥梁的力量。所以,笔下我一定要谈起旅美画家陈逸飞的。正是他画笔下以双桥为素材背景《故乡的回忆》的一幅油画,从此掀起了古老周庄神秘的红纱,让藏匿在深闺羞涩的芳容展示给了全国,介绍给了世界。抱憾的是他才俊英年早逝。遗憾!站在双桥游客中间的我们,在也看不到陈逸飞拿着画笔在桥下的身影。
突然,秋风阵阵扑来,站在桥上的游客,和我们的衣衫被秋风轻轻卷起,宛如桥下流水有着起伏重叠的轻浪。再极目远望,从远至近,清澈的河面上轻轻向我们走来的游船,每条船尾都有壮汉起劲的划着浆,浮载着各种肤色如梦如歌的游客,从前面弓背的桥洞摇出。看呀!那娇媚风韵的船娘,鹅绒般的身姿站在乌篷船头清唱吴音小调,荡漾在桥下清澈的水影里,如梦如烟。站在桥上的人们,低头看河上的游船,坐在船上的游客抬头看桥上的人,双方的眼眸中都透显着美丽动人的景象,且有趣味。就在这一刻,净化的心灵没有一点尘世外的郁积,没有凡间杂音,我的耳畔一直响着水声,有浆的,有橹的淡青水声。似乎桥下间歇的浆泛起的水浪青水溅起在我的鞋子上,侵透了袜子,那青水好细如深秋的凉。
我和朋友走下双桥,在过石板街,迎面碰遇腰间系着蓝底绣着白花围裙一位中年大姐,向我们招着手势轻声慢语,玩累了,来我家茶歇吧。这里有周庄的小吃美味佳肴,这里还有十年,二十年的米酒陈酿。这时,才知到了中午,我和朋友商量着,就此停留在古镇人家的小店吧!我们前后迈进小屋,一起点美食,一起要米酒。我和朋友小酌,小憩在那里,满身的惬意和温馨。抬头看到墙壁上有台湾作家三毛和这家小店老板的合影,才知三毛也曾经光顾过这家小店。瞬间,我涌现一份感动的情怀,似乎还能嗅到她在小店曾经停留过令我崇拜的气息。想起台湾作家三毛,她一生爱浪游采风,她飘逸的秀发和衣衫不知沾了多少秋风的故事。周庄说,那年三毛踏上古镇,似乎看到梦中离别已久的外婆,就哭了。其实三毛内心深处很孤寂。她爱吃周庄的小吃;她爱坐在老屋月光的檐下轻轻呷一口“阿婆茶”;她爱和周庄的傍晚,说夜天,谈夜话,总是和周庄的夜有着说不完的话。
那年清晨。她淋着小雨坐着乌篷船哭着离去的。临别时,三毛和周庄说:我还会来看你的,等着我,我一定会来。离别后,三毛内心深处的孤独,更深。据说,三毛曾经几次自杀未遂。有一天,她终于把自己交给了一双袜子的手上,交给了另外一个世界。从此,三毛在也没有回到魂牵梦萦的外婆桥!三毛告别人生旅途的地方就是周庄,可为何告别喧嚣尘世会选择周庄呢?或许,只有她自己知道。周庄人为怀念三毛,古镇便有了“三毛茶楼”。
周庄说:来到小镇的客人,今晚你是时间的主宰,放弃人间所累,闲情在“三毛茶楼”吧!这里可以让你尽情的聆听江南独有魅力的苏州评弹,这里可以让你安静的喝上一壶“阿婆茶”。沸水茶香中能飘出三毛的名字,还能倾听三毛茶楼给你讲述她在周庄的故事。至深,至情处,天会愁!窗外会飘起霏霏淋漓的秋雨。傍晚,只要游客小憩茶歇在“三毛茶楼”。周庄总这样说。
周庄还有一座古老的贞丰桥。且不说它。要说的是,贞丰桥畔,有一个三间房屋的德胜酒馆。明时的建筑,前面沿街,后面临河,真是依水傍桥,令人着迷。民国初年,意气风发的柳亚子邀南社社友陈去病等,在周庄有小住过几日的经历。德胜酒馆有位浅浅笑意眼睛切会说话卖酒的阿金姑娘。每逢夜晚来临,贞丰桥畔烛灯初上,半月檐下,经常传来阿金姑娘飘香十里银铃般悠悠卖酒的嗓音,引得诗人柳亚子,陈去病,费公值等几位诗人时常登岸去德胜酒馆。小酒馆经常有几位诗人“小楼轰饮夜传杯”的情景。他们每次看到阿金姑娘热情的款待,和朦胧烛影下婀娜纤细的身影,便趁酒意吟诗赋词,再墨香作诗。柳亚子和南社几位诗人在德胜酒馆写下了很多流传至今的名作佳诗。其中有柳亚子在《迷楼曲》诗中的句子,“贞丰桥畔屋三间/一角迷楼夜未关/尽有酒人倾自堕/独留词客赋朱颜”。诗人柳亚子以后便把德胜酒馆,称作有阿金姑娘的“迷楼”了。
有一天傍晚,窗外,秋风习习,繁星点点,一片平和的秋夜。少女阿金依依临别几位诗人。从此,阿金姑娘再也没有看到过柳亚子和几位诗人,登岸去“迷楼”饮酒作诗流连忘返于小桥巷口的况味了。从此,阿金姑娘在“迷楼”,每逢窗檐滴雨的黄昏,每逢风高月下的秋晚,看着那些往时的诗篇,阿金姑娘却愁容滴泪涟涟,每滴泪都含有“迷楼”,巷口,贞丰桥畔民国初年柳亚子等南社几位诗人谈志舒怀的往事。只要游人登岸赏“迷楼”,周庄总这样说。
今天在导游的一路引领下,我和朋友跟随秋风走进了另一条古街。这里有亭台戏楼,这里亭台下有茶歇小憩的地方。这里还有昆曲下的青衣悠悠的吟唱。我们稍歇一会,在抬头,我们一起迈入小镇非常有名气的宅第,明代初期江南首富沈万山的故所。走进沈厅,有套间,有门厅,有明时宾客临时休憩的地方。往深处走去,有宽敞古色古香的会客厅,还有悠悠神秘的内宅。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在这里,一个江南小镇的门庭竟躲藏过富可敌国的大商人,做着海内外贸易的大生意。可以想见,当年沈宅门前的码头,大小船只,从外边江河湖泊海上来,下船的人丁隐秘走进宅院。傍晚,人丁形色匆匆带着海内外贸易的指令,带着大笔的银票走出沈宅。再从小镇出发,船只穿过密集的小河,弯弯的小桥,浮载着他们驶向来的地方。当时,沈宅码头来往船是多么的频繁,沈宅门庭进出的人丁又是多么的神秘。
今天我站在深宅院落,我还能寻觅到沈万山斑鬓老者的身影吗?我站在老屋窗前迎着万古秋风,想象着明代初年长长一串幽深的故事。我带着神秘好奇轻轻走出古宅,滑脚在去张厅看另一处老屋,那里有周庄“轿从门前进,船自家中过”身临其境感触到了古镇水巷的魅力惬意。
周庄依在秋天的怀里,我们一路听着周庄的故事,悠悠的柔情伴着缓慢的步子洒满了一路。抬头,看周庄的天,新月初上了,才知已是黄昏。周庄说,你知道吗?月亮是周庄的朋友。是它每逢夜晚在幽幽的水巷游逸,流泻着时间,滚动着岁月。是它把银色玉玉洒满了周庄老屋的楼头,和沧桑岁月的壁墙。周庄还说,是它偷看了小镇人间的悲欢离合,是它和小镇灯红浪漫的事一起分享。周庄还说,是它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几百年,小镇人间浪漫情愁的过往,周庄的月亮都知道。踏上小镇的人们,只要住上一个浪漫的夜晚,周庄总会和你这样说。
周庄一日愉快的游程即将结束了。忽然,似乎耳畔的风筒里传来细细吴浓软语,朋友,在周庄留下一个秋晚吧!此时,车声响起,我知道要返回黄浦江畔了。顷刻,我的心情给约束了,是难以用墨笔叙述的。
周庄的水巷有多长,小镇就有多幽深。周庄幽幽的余味,我还没有嗅咽够呢!小镇无限的遐想,我还有点不满足。你的韵味,你的美,我都不想说了。
周庄仿佛借着秋风在说,唉!在缘一个浪漫的季节吧!在“爱渡小镇”月下如水的清辉里,等你月深。周庄,等着我吧,我还会来看你的。在“爱渡小镇”,与你并肩听秋风,赏秋月,和你一起去守夜,守那份淡淡月下的浪漫,待到晨曦我也愿意。
临别时,轻轻一瞥,双桥下边青水泛着摇橹的舟影,还有岸边老屋,与古树。在看那儿,远处桥头是贞丰桥畔吧!万紫千红朦胧的水巷里,有位着装旗袍有着清水韵味撩人纤细的身影,轻轻走下乌篷船,那是登岸去“迷楼”的阿金姑娘吗?

篇五:周庄
梦里,周庄是小桥、流水、人家汇成的江南小镇。古老而朴实的石桥,静默地诉说着久远的历史。清亮而澄澈的流水,轻声吟颂着岁月的悠远。临河而居的人家,淡泊的脚步映透出生活的平静。
梦里,周庄总是细雨飘飞,一袭布衣的村姑,挎着竹篮,撑着一把透明的伞,缓缓行走在岸边古老的、用青石板铺就的小道上。烟雨朦胧,静逸宁远,似一幅精致雅韵的水墨画。
固执地将周庄定格为这样的烟雨水乡。如诗如画的周庄,是梦里神游的静处,是心中渴盼的眷恋。
而今,当我置身于渴梦已久的周庄,心境居然平静得没有一点涟漪。小桥、流水、人家,仿佛早已熟悉,却又万般陌生。
眼前的周庄,景色如梦。不同的是,没有飘飞的细雨,到处是如织的人流和琳琅的商家。少了份宁静安适,多少些喧嚣嘈杂。
漫步在石板小道上,沿街的旧式民宅几乎全都成了商铺,挂满了当地的特产和工艺品,琳琅满目。柜台后的商贩们手里拿着商品,用娴熟的国语高声地兜售着。由于石板路的凹凸不平和拥挤的人流,须时时留意地小心行走。
而清澈如泉的水道上,小木船满载着游客,一艘接着一艘在不宽的水面上行进。船头摇浆的村妇,头带花巾,身着蓝底白花布衣,一边摇浆,一边唱着江南小调。声音高亢,表情木然。当两艘对向而行的小船紧埃着交错时,必会引起船上游客的一片唏嘘声。于是,岸边行走的人流都会下意识地驻足,寻声而望。
石桥,精致小巧,如江南少女。当我随人流匆匆走过一座座小桥,来不及观看桥下的清水、小船,甚至,来不及在桥上照一幅纪念照片,就被人流簇拥着到了桥的另一端。梦里可以寄托灵魂的小镇,浮躁得令人心痛。
与梦中相比,眼前的周庄让我有种说不出的感慨。浓烈的商业气息破坏了恬静的江南风情,抑或期望值总是与现实成反比?古朴而个性的江南小镇正被日渐浓郁的商业化理念所取代,人们改造世界的同时,永远失去了宁静致远的乡情和自然的朴实与单纯。
由于时间的仓促,我匆匆告别了周庄。回程中,深深地叹息压抑在心头,梦里周庄一直盘旋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恍忽间,我想起导游说的一句话:以前,周庄被称为苦镇,而现在,由于旅游的开发,周庄的居民富裕起来了,周庄不再是苦镇,而是去掉草字头,变成古镇了。是呀,周庄因陈逸飞的画而名扬世界,引来各地游客蜂蛹而至,都说这是周庄的进步,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叹息?
今日的周庄仍是水韵的周庄,但却不再是昨日的周庄了。魂牵梦绕的水乡,已成为正在远处的记忆。这是一种幸还是一种不幸?如果将所有的商家搬迁至周庄的外围,而使其还原成单纯的小桥、流水、人家,叹息还会有吗?
夜里,我又一次梦见了周庄。梦里的周庄晨雾飘摇,细雨婆娑。澄净凝秀的河道中,一支木船晃悠其间。浆起浆落,划开水的寂静,雨的缠绵。清丽隽永,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
梦里水乡,飘飘袅袅,湿湿润润。我的内心,沉沉浮浮,润润湿湿。

篇六:周庄遐思
幽居在封闭的塞北六十余年,从不奢望亲赴南方一睹水乡秀色,但一个偶然的机会,足不出户的我竟然来到了苏州的周庄,亲眼目睹了这座江南古镇的真实容颜,感受了这块风水宝地所独具的优美和秀雅。
国门打开以后,西方文明之风劲吹,中国素日平常的好多老街旧屋被视为落后的象征而拆除,代之而起的是用钢筋水泥浇灌起来的高楼大厦。聪明的周庄人不去赶时髦,他们将祖先遗留给他们的小镇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略加整理,就成了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旅游宝地。
我从塞北来到江南,明显的南北气候反差和巨大的贫富悬殊,使我对南方十分羡慕,加上素日自己在报刊上就早已阅读过大量关于描写周庄的文学作品,因此,现在来看周庄,就觉得格外亲切。
北方大地很少茂盛的树木和葳蕤的茅草,到处是一望无际的戈壁和满目荒凉的童山,展现的尽是枯燥和乏味,而一进入南方,我们所感触的就是葱郁浓重的绿色和湿漉漉的水气,使人的精神顿时为之振奋!我觉得,北方就好像一个敞胸露背、不加任何修饰的粗犷汉子,南方则是一个端庄秀雅、妖娆多姿的美女。
南方的风景真的好看,周庄的景色特别诱人,美得让人目不暇接!
周庄像个岛屿,岛上街巷纵横,镇中河叉交织,房屋临街,四面环水,村镇与流水呈井字形布局。房舍俨然,水陆分明,置身其间,仿佛自己就已经漂荡在蓬莱仙境了。家家面河而居,户户窗轩临街,石砌的街面沿河前伸,轻柔的绿水环镇绕行,河里游弋着一艘艘木制的小船,船橹击水,绿波翻涌,船上传来游人们欢乐的嬉笑和船妇舟子们演奏的江南丝竹的悠扬旋律,悦耳赏心,飘渺动听。河岸上,古樟垂影,细柳筛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这镇子真正是船从家中过,人家尽枕河的东方威尼斯!民居皆是碧瓦粉墙,木门砖壁,参差错落,楼厦间杂。街上摆摊营业的村妇们有许多人的衣着不是现代人的装束,而是上个世纪庄户人的打扮,头戴花巾,身着蓝底白花的偏襟褂袄,两条发辫的末稍扎着红头绳。她们或绣花做工艺品,或斟茶接待游客,热情洋溢,笑容灿烂,人们在街道和店铺里徜徉,仿佛有远离现实,回到别样世界的感觉。
周庄人积累了多年做旅游生意的经验,他们开设的店铺里,出售的都是具有水乡特点的文化产品,譬如字画、古玩、文房四宝、牛骨或桃木做的梳子,还有烧得红亮的万山蹄、淹菜笕等地方名品。特别让人难忘的是街上有好多处卖字画的艺人不仅可以当场泼墨作画,挥毫题字,而且还可以给有兴趣的游客做出嵌有旅游者本人名字的诗篇,这样的诗,虽然大多是牵强拼凑之作,但偶尔也有写得文意洽切、音韵铿锵的好诗出现。
周庄已经存在九百多年了,从古及今,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被人们称道。现在所以这么出名,说来也属偶然。有一个寓居美国多年的周庄人陈逸飞,他离家久了,非常思念故乡,就凭着自己的回忆,创作了十余幅反映故乡风貌的油画,其中有一幅描绘周庄双桥的《双桥图》,被美国的一个石油大亨高价收藏。邓小平访美时,那个美国人把《双桥图》送给了邓小平,邓小平将这幅画带回国后,周庄的双桥便被传扬得人人皆知。由此,周庄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村镇便一夜成名了。
我想,任何一个地方并不是天生出名的,都是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偶然出名的。一个地方的出名虽然是由于那个地方本身蕴含着珍贵的价值,但也还必须得一个由头。原来的大寨村,是因为那里的人民改天换地、艰苦奋斗取得了成绩而出名;后来的华西村,则由于他们率先实行改革开放,使老百姓发家致富而出名。
每个地方的人都不应当有有眼不识金镶玉,只知盲目崇赏别人,而看不见自己优势的心态,而应该好好珍惜自己所处的这块地方。

篇七:周庄,一个时代的甜美记忆
初到周庄,觉得一切都是陈旧斑驳的,那浸淫在水边的古老民居是斑驳的,那横架于河上的小桥是斑驳的,那河边的石板是斑驳的,甚至那悠游于水上的一些乌篷船也是斑驳的。这一座斑驳的古镇,就像一个世纪老人,用喑咽的声调,缓缓地向我们述说着逝去的岁月,述说着人类历史的童年。悠游中,我恍然觉得我不是在旅游,而是在访古,是在温习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个时代。
上午八时许,景点的大门刚刚打开,我便急匆匆地扑了进来。一座“中国第一水乡”的巨型匾牌迎面竖立。我知道,这座因水而建,缘水而兴的古镇,早已做尽了水的文章。展开游览图,一个井字形的环形水系构成了全镇的骨架。我“按图索骥”,沿着由南北市河、后港河、油车漾河、中市河的石驳岸一路走来,观赏有名的双桥、富安桥和贞丰桥,参观名人故居张厅、沈厅,悠游繁华的中市街,饱览了古镇古色古香的异样风光。古镇的水,古镇的桥,古镇民居和街市,都像刀刻一样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四通八达的水系,是周庄最主要的特色。周庄的河通到每一条街巷,甚至通到每一户人家。张厅有一副对联“轿从门前进,船自家中过”,就是生动的写照。我在富安桥头的一座二层小楼上品尝周庄名吃“万三猪蹄”时,特意观看了桥下悠长的南北市河和河上往来的船只,静心地领略了这第一水乡的诗情画意。这条与周庄人共生共荣的市河,优雅娴静、碧绿如缎,既无波涛汹涌的喧嚣,亦无小溪叮咚的幽咽。自从1086年周庄人在这里开凿渠道,缘水而居,九百多年过去了,无论历史的风云如何变幻,战争的烟云如何蔓延,她依旧这样静静地淌着,供沿河居住的人们洗衣淘米和舟楫通行,陪伴着一代一代人起居劳作、生老病死。岁月沧桑在这里留下了斑斑印痕。市河的石驳岸上,石拱桥上,水边的河埠和石阶上,有的已被人们踩踏成光滑洼陷的凹槽,有的则布满了绿色苔藓或者爬满了青藤。可是细细品赏,这水依然浸透着灵性。我向北眺望,一幕幕奇景扑面而来。你看,那伏在桥栏上或走在渠边上的游人,那两岸的垂柳、沿河的建筑,古老的、现代的,黑白的、彩色的,男人、女人,妍的、丑的,倒映在平静的水里,依然显得多彩多姿,层次分明,似乎那水底还存在着另一个世界。那头戴斗笠身着印花布衫的船娘,唱着小曲撑着乌篷船过来了,她们点动篙橹徐徐前行,那水中一切影像立刻变得生动起来,由分明到模糊、分散,再到聚合、分明,显出变幻之美,朦胧之美。到了傍晚,水上起了雾,那水上的船只、桥梁,两岸的房和树,都涂上了一层迷离之色,霎时绘成了一幅水墨画,勾起我对美的无限想象空间,恍惚间觉得到了一处美妙的梦幻世界。此时,我竟觉得这碧绿的水成了画家笔下的五彩池,周庄成为一块平展的画布,各种异样的美景正在这里迤逦展开。
缘水而居的周庄人,与桥结下了不解之缘,周庄大大小小的桥梁星罗棋布。每一座桥都有一个寄托他们美好愿望的吉祥名字,诸如贞丰桥、富安桥、太平桥、永安桥、怀德桥、福洪桥、通秀桥等等。这些桥大多为石拱桥。用欣赏的目光看,每一座桥又都是一幅画,一幅人与自然、与历史交汇的风景画。这些古桥,传承着已往的历史,沉淀着古人的智慧。中国古拱桥的造型之优美、隐含力学之科学,实为造桥史上之绝唱。在那个一无钢筋、二无水泥的时代,造作拱桥,利用石质之坚硬,巧妙地将上下垂直压力转移成平行挤压,恐怕是最经济、最科学、最实用的路径了。其造型宛如圆月,自然而不生硬,线条圆润柔和,给人以舒适感。拱桥两端皆住有人家并栽植垂柳、桂树等,傍桥临水,水、房、树、桥自然组合,意蕴深深,如诗如画。每至小桥边,有两个字就会在我眼前显现,就是“凝固”。这每一座小桥,都凝固着数百年的历史,凝固着一代一代人的智慧、才能和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这里大大小小几十座桥中,也有个别的为石梁桥,那双桥中的永安桥就是其中之一。双桥位于北市河与银子浜交汇处,由横架北市河的拱桥——-世德桥和这座横架银子浜的石梁桥——-永安桥组成,两桥首尾相连,成丁字形。这一横一竖,一拱一平,形成了一个极美的钥匙图案,所以人们俗称其为“钥匙桥”。就是这把“钥匙桥”,开启了周庄通向世界的大门。这是周庄最美的桥。我站在双桥东南面的石板路上仔细审看,世德桥半圆形的桥涵倒映在水中,一虚一实,恰成圆形,犹如古代大户人家通向后花园的月门;而永安桥的方形桥洞,则显得规整通达,似乎从这里可以通向远方另一个世界,而且更衬托出拱桥圆润之美。二者一圆一方,重合起来,就是一枚外圆内方的古钱币,给人以无限的遐象空间。这两座桥分别为明代两个周庄人投资修建,他们在有意无意中创造了一个水上桥梁的绝配,绘出了一幅绝美的图画造型。上世纪以来,就是这座双桥,以他娇美的身姿成为国内外许多艺术家创作的灵感之源。旅美画家陈逸飞以双桥为原型创作的《故乡的回忆》震惊了世界,成为惊世名画,上了联合国的首日封。在2012年举行的中国旅游工艺品设计大赛“周庄记忆”中,获金奖的也是一副以双桥为原型的《如影随形》吊坠:吊坠一半为桥,一半为影,描绘出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象征着恋人如影随形的亲密关系。可见双桥之美,在游人的记忆中占有何等位置!
周庄的建筑,大都建于明清时代,一些名人故居,大多庄重古朴,庭院深深。具有代表性的是由明朝大将军徐达后裔始建的张厅和江南巨富沈万三后人所建的沈厅,都是几进几出的深宅大院,门前有临水河埠,进门有门楼、茶厅、正厅、后厅、大堂楼、小堂楼和后花园等,每户宅院房屋多达一百余间。这里的楼台、厅堂、花园,都记载着明清时代大户人家的生活方式。这里不是他们在激烈的战争或商业竞争中拼搏的战场,也不是他们组织艺人制作丝绸等手工艺品的作坊,而是他们退出征战之后的休憩场所,是功成名就卸甲归来安享晚年之处,所以它们的基调是优雅和安逸:厅堂较为宽阔,为的是便于接待宾友;卧室位于较为隐秘的深宅后院,为的是安静;后院的幽雅园林亭榭、假山秀木,为的是宜于小憩;天井里雕有绮丽花纹和传世名言的墙壁,则为昭示淳厚家风。至于宅院两边叫做陪弄的阴暗狭长的通道,那据说是专供仆人、侍女通行的。还有那些家具,厅堂里的暗红色油漆的方桌大概是红木的吧,庄重而古朴;那箸泾旁的美人靠可能是供仕女们谈情说爱时坐的,精致而舒适;那桌案上摆放的古董该是供主人把玩欣赏的,虽尘封多年依然不失高雅。那些在封建时代的高官重臣、巨商大贾、文化巨擘,在世时虽然叱咤风云、名震遐迩,但在无情岁月的滚滚浪涛冲击下,一个个烟消云散,如今就只剩下这些深宅大院和生活用具留了下来,向我们述说着他们当年的辉煌。我们尊重历史,对他们怀着深深的敬意。这么多游人,或冒着酷暑严寒,或跋涉千里万里来此参观,不就是对他们的一种敬仰和怀念吗!但愿他们当年那种决战战场、商场、文场的锐气、才气,能薪火相传,输送给我们这些创造新生活的下一代,给他们以灵气和底气。
怀旧是人们共有的情结。当我走在游人熙来攘往的中市街上,这种怀旧情结几乎达到极致。我踏着前代无数人踏过的陈旧石板,摸着历经数百年斑驳的老墙,穿过一个个充满周庄人智慧的手工作坊,品尝着甜而不腻的粘糕,看土制服装,欣赏出自艺人手下的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剪纸和精美的竹木雕刻,欣赏着周庄艺术家留下的一幅幅精彩画作,我竟然在这拥挤、狭窄的街道上领略出意外的古朴与宁静。这时,隐藏在我心灵深处那浓浓的童年记忆,渗渗流出,那一种温馨,那一种甜蜜,真是无与伦比。游兴正酣时,我在一个拐弯处蓦然看到一处门店上写着“周庄印记”四字,即时恍然大悟,原来我已在似梦非梦中穿越时空,走进了周庄古时深邃的街道上,体验着远离当今噪杂喧嚣大城市的另一种空间啊!
周庄是一个完好的历史遗存。这是岁月的年轮,历史的印记。这个古镇,在历经数百年的兵火战乱和近代如火如荼“西方文明”的冲击之后,仍然能够完整地保存至今,着实令人惊奇。这正像一位老作家在参观感言中所说的:“这是一处止步于中世纪的孤岛,是喜马拉雅山上冰封雪盖下的冻土,是一部历经兵火战乱劫后余生的‘四书五经’,是过去时代留给今天的甜美记忆。”也正缘于此,它才显得珍贵、稀奇,才会引来如潮水般的游人,带动了周围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描写周庄的文章 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