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散文 > 草原

草原


【篇一:呼伦贝尔,梦中的草原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

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不能相忘,

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

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

这是台湾诗人席慕容的一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多少年来,她曾无数次地在我的梦里唱起,深深地打动着我一根多愁善感的神经。

在我的意识里,从不认为一个人的出生地或是长期生活过的地方就是自己的故乡。不论词典里对“故乡”这个词语解释得如何周密,我也无法认同这个概念。我曾偏执地认为,故乡其实就是一座停靠心灵的码头,一个能让灵魂休憩的摇篮,只要你觉得可以靠岸,只要你觉得能够让自己流浪的心有所归依,那便是你的故乡!

我无法探究自己何时产生了这种想法,但我深知它曾是父亲带给我的梦想,就如同身边的这一片草原,这一片茫茫苍苍横亘在内蒙古北部的一望无际千里如碧的草原,虽然她离我的故乡是那样遥远,那样风马牛而不相及,可在我的内心深处,却时常做着一个关于草原的梦,一种关于草原就是故乡的想法与生俱来,虽然很多时候我都没有离开过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而有关草原的传说,却经常会穿透砖质的墙壁,一点点地渗透到我的生活里来,让你无法想象出我这颗焦渴的心,是怎样地向往草原。

草原对我,是一种诱惑。是一曲天籁之音的余韵在茫茫古道那端悠远地传来,歌声里充满神奇与苍凉,抑或是唱过后泪流满面的无助和孤独。

在面对我的雪白的墙壁上,挂着三张地图,一张中国版图,一张内蒙古版图,另一张则是呼伦贝尔版图。三张图相较之下,中国是一个“面”,内蒙是“面”里的一条粗壮的曲“线”,呼伦贝尔是“线”上的“点”,我在点、线、面的版图面前,在小我的美丽中感受着草原的博大,呼伦贝尔独特的民俗文化便深刻地丰富着我的眼光,让我迫不急待地踏上这片古老而广袤的土地,沿着曲曲弯弯的千年牧道,去寻找印在北方草原上的诗章,还有,从远古一直唱到今天的牧歌、琴声……

柏油路在陽光下发出幽幽的光,路两旁碧绿的草甸,飞快地闪向车后,远处的山脉手挽着手,站在草原腹地,连绵起伏,好像穿行在薄雾里的驼峰。蓝天一直铺向远方,在邈远的地平线那里与草地相衔,碧绿的草原无可阻挡地扑面而来,在碧蓝的天宇下,牛羊悠然散布,我的心在一瞬间嘎然静止,目光的触角,像一根藤,漫溢至心灵。在眼前这绿茫茫的世界里,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浓淡不一的绿就这样坦坦荡荡地铺在大地上,不知该向哪里行走,又不知能在哪里停留,我的呼吸已不能自己,整个身心宛如扑进母亲的怀抱,回到了梦中童年的时光,那些人世间最本真的美好瞬间呈现在面前,是那样的坦荡与自然,恍然间让我泪流满面。

莫尔格勒河边碧绿的草地上,九曲十八弯的莫尔格勒像一条游动的银蛇,蜿蜒地爬在绿毯之上,此时正有马群在河畔饮水,翻起的浪花喷珠泄玉,陽光下琥珀一般晶莹,河畔有几排银白色的毡包组成的浩特,刺目着草原的宁静,蒙古行帐的广场上,飘扬着当年成吉思汗的五彩战旗,风虽不是很强烈,但战旗却在猎猎地飘飞,飘满红布的敖包前人语喧嚣,马头琴悠扬的声音里夹杂着马奶酒醉人的香甜。

呼和诺尔耀眼的陽光把青色的湖照得波光粼粼,天上看不到几片白云,碧绿的草野望不到尽头。湖面水平如镜,是鸟儿和鱼儿嬉戏的乐园。此时只要你有耐心,静候湖边,就会有成群的水鸟游入你的视野。银灰色的湖鸥在湖面上低空盘旋,北去的雁阵在蓝天下缓缓移动,水中游鱼历历在目,而湖畔的羊群则在绿浪里放着白色的光,一匹匹飞奔的马上,彪悍的猎手舒展着狂野的身姿定格出草原民族骄傲的轮廓。

而夜晚的草原则是一个沉默的老人,流过草原的河流,是老人深藏在心底里的故事。夜晚的草原和湖泊相互形成一幅唯美的长卷,数不清的河流就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流淌,草原因为环绕的水而更加丰美,河流因为相依的草原而更加清澈,这青青的草和清清的水养育了一代天骄的子民,使男子们更彪悍,女子们更健美。马儿更壮,牛羊更肥,因此草原成为梦幻中的天堂。

夏日的呼伦贝尔,足迹之处,只感受草原的美丽是远远不够的,广袤的草原是母亲博大温暖的胸襟,蓊郁的森林是父亲浓郁深沉的慈爱,连绵的山脉是蒙古人的脊梁,盘桓的河流是草原的脉搏,凝碧的湖泊是女人的心事,骠悍的骏马是男人的性格,要想真正地走进草原,必须真诚地融入草原,真挚地呵护草原。而无论走到哪里,你都挣不脱这种剪不断的绿色,她就如一位多情的少女,迎着你,依着你,拥着你,吻着你……原浆的绿色在你的脑海翻滚,回归自然的感激溢满你的心胸,放纵和赞美的歌声在你的喉间涌动,颤抖的心泉从你的眼角流泻,这便是呼伦贝尔的魅力所在,精魄所依。

这就是我梦中的草原,呼伦贝尔——故乡父亲母亲的天堂。

【篇二: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

哦,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令我神往以久的大草原!

如今,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就是童年记忆里的大草原吗?你就是台湾著名作家席慕容梦寐以求的大草原吗?

我对内蒙古大草原的印象,来自六十年代出版的长篇小说《草原烽火》,书中描写的是一九四○年夏天,“在一个暴风雨后的早晨,太陽从东方厚重的云层下刚一露头,西方的云朵立刻染上红色,显出了一道新鲜美丽的彩虹。这时候,草原上呈现出一种宁静的气息,微风带着雨后的清气,爱抚地拂动着绿草梢头。陽光越来越强烈,像千万支金箭,穿过云缝,射向草原。”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有贫苦牧民巴吐吉拉嘎热、乌云其其格、中|共地下党员李大年等。他们性格鲜明、有血有肉,至今令人难忘。其中紧张惊险的故事情节、浓郁热烈的蒙古族民族风情的描写、动人的爱情故事强烈地吸引着我,使我一夜无眠读完这部小说。多少年过去了,对大草原的模糊印象就还是我读小说里的样子。

席慕容是我最喜欢的内蒙古籍大作家,她有一首诗《出塞曲》:“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我心中的大好河山。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景象,谁说出塞曲的调子太悲凉,如果你不爱听,那是因为,歌中没有你的渴望。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像那草原千里闪著金光,像那风沙呼啸过大漠,像那黄河岸、阴山旁,英雄骑马壮,骑马荣归故乡。”这是她在1989年之前根据想象写的诗。联想到我第一次去腾格里沙漠拉沙子见到的内蒙古,觉得荒原沙漠才是内蒙古的常态,而真正的内蒙古大草原却始终没能见到。

而今,我就站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亲身感受大草原宽广而温暖的怀抱。与我记忆里的大草原,是那样地相同又不相同。相同的是,你还是那么辽阔、宽广,你还是“天苍苍地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八月的草原,与夏季的草原相比,多了几分黄|色,是那种醉人的金黄。云彩是那样地低垂,大片大片的蘑菇云,伸一伸手就可触及。来自西伯利亚的季风,是那样地猛烈,呼啸着掠过头顶,吹翻你的衣服。夏季的衣服显然有些单薄,有的游客把毛衣也穿上了,还是感觉有些冷。不同的是,这里的草原只有草,没有沙漠,也没有树,偶尔见到一棵树,最常见的是榆树,也长不高长不大。是草原的土地不够肥沃?还是草原的水少而干旱?其实,草原里是不缺水的,那大片大片的草原里,不乏弯弯曲曲的河流,也有更多的湖泊和沼泽,为何就是不长树呢?席慕容的外婆讲的几百里的茂林花香再也见不到了,是生态的变化所致,还是人为的砍伐所毁?

草原是脆弱的,是需要精心保护的。如果没有树木,就多了几分遗憾。有草有树的大草原,才是完整意义的大草原。

然而,草原终究还是辽阔而博大的。在这里,你的胸怀不能不博大,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草原,除了连绵起伏的丘陵,几乎没有任何遮挡。在这里,才真正体会到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如果你想感受一下大草原的性格,最好是找个草厚的地方坐下来,用手抓一把黑油油的土壤,闻一闻大草原泥土的芳香,拔一棵白草或支节草,这是大草原最常见的草,也是大草原上牛羊最爱吃的草,放在嘴里尝一尝,你就会知道草原母亲博大而宽厚的胸怀。

大草原也是温柔的。躺在草甸上,草的芳香扑鼻而来,草的温柔使你不想再站起来。草原的温柔还在于水,那湛蓝湛蓝的水啊,一片连一片,一洼接一洼。水浅处浅蓝,水深处湛蓝,湖泊里的水,就会使你想起大海,只有大海的水才能与草原湖泊的水相媲美。草原因为有了水,才有了灵气;草原里因为有了大大小小的湖泊,才有了一串串珍珠。这里的生态环境是独特的,湖泊与沼泽是地球的肺,为了保护好内蒙古湿地,内蒙古zheng府在这里设立了湿地保护区。大草原温柔的水营养了温柔的蒙古族姑娘,蒙古族姑娘的温柔表现在那对大眼睛上。进入蒙古包,你的脚不要踏在门榄上,门榄是蒙古男人的脊梁。进门后,你必须先喝一碗烈酒,蒙古族姑娘双手将酒举过头顶,送到你的手里,你要用无名指沾一沾酒,然后弹出去,连沾连弹三下,然后一口喝干它,以表示你对蒙古族风俗习惯的尊重。我们一位游客禁不住蒙古族姑娘的热情,连干三碗烈酒,显示了山东大汉的豪爽。

大草原是富饶的。在内蒙古大草原,家的概念很大,整个草原就是牧民的家。蒙古族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的家不是固定的。毡房随着季节的转换和游牧的草场而转换,毡房安在这里,这里就是家,毡房安在那儿,那儿就是家。一般牧民,都有三个以上的蒙古包,一个用来居住,里边有热炕;一个用作厨房,烧火做饭;另一个用来盛家具或杂物。毡房后边都有自制的风力发电机,这里的风资源特别丰富,风电设备又很简便,自己发电自己用,绰绰有余。牧民的牛羊成群结队,有的还有马队。他们不种庄稼,牛羊及其奶油或羊毛等副产品就是他们的经济来源,一年下来,一个牧民家庭,假如有三五口人,卖牛羊和副产品就能收入十几万、二三十万不等,富裕点的家庭,经营有方,收入四五十万的也有。现在各市县都有屠宰场和食品厂,专门收购牧民的畜类产品,价格一年比一年高,因此,牧民的收入逐年增长。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牧民都有了商品生产的概念和意识,即便去牧民家参观,他们也要收费的。我们去参观了一个牧民家庭,导游给他们五十元钱,才允许我们参观访问。据导游讲,这是个军属家庭,儿子在北京部队当兵,还是给温总理当警卫的呢!

大草原的牧民是勤劳而勇敢的。蒙古族之所以产生成吉思汗和忽必烈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因为整个蒙古民族是英勇善战的,他们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他们曾经两次(金和元)统一中原,成吉思汗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曾经把中国的版图放大了若干倍,北到贝加尔湖及其远东地区,南到越南菲律宾,西到匈牙利包括中亚五国,东到日本国。在元代,一听到铁腕君主忽必烈的名字,就会吓破胆的。在内蒙古大草原游览考察,到处都还有他们的影子,比如他们喝的酒最好的就叫“蒙古王”,来一杯蒙古王,甘甜而凛冽;到蒙古人居住的部落去,每个部落都有王府;马路上包括部分高速路上,电线杆子上灯具是忽必烈弯弓射箭的图案。一个英雄的民族必定会产生民族英雄,没有英雄的民族算不上强大的民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片大草原养育了强悍而勤劳的蒙古族人民,他们的勤劳勇敢,影响了中华民族上百年历史,给中华民族注入了勤劳勇敢的基因。

秋天的大草原,正是收获的季节,水丰草美,牛羊肥壮,牧民们正忙着用割草机收割青草,准备过冬的牛羊饲料,收割好的草卷,像一堆堆的麦子垛,堆在丘陵坡上。雄鹰展翅高翔,正在观察和捕捉食物目标。雄鹰是蒙古民族曾经的图腾,萨满传统的说法是“鹰是天的神鸟使者,它受命降到人间和部落头领成婚,生下一个美丽的女孩,神鹰便传授给她与天及众神通灵的神术,并用自己的羽毛给女孩编织成一件神衣,头上插上了羽毛做的神冠,让她邀游天界,把她培养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世界上最早的‘渥都根‘”,这是解释蒙古女巫来源的神话。崇拜雄鹰,把雄鹰作为民族的图腾,是蒙古族的性格使然,他们欣赏雄鹰的凶猛勇敢及翱翔蓝天的神奇技巧,特别是东北地区,凡信奉萨满教的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鹰神话传说以及对鹰的各种禁忌和仪礼。在内蒙古任何人都不能伤害鹰鹫,拍照可以,射鹰是要遭到报应的。要了解蒙古族的性格,必须先要观察他们的图腾,这也是他们的信仰。

参观完蒙古包,我们的车队继续前行,电视里正在播放着内蒙古民族歌唱家德德玛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风吹绿草遍地花

彩蝶纷飞百鸟儿唱

骏马好似彩云朵

牛羊好似珍珠撒

啊,牧羊姑娘放声唱

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水青草肥我爱她

草原就象绿色的海

毡房就像白莲花

一弯碧水映晚霞

骏马好似彩云朵

牛羊好似珍珠撒

啊,牧羊姑娘放声唱

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
草原 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
上一篇:野雏菊
下一篇:郭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