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散文 > 遥远的记忆

遥远的记忆



篇一:最遥远的记忆
每个人都有自己人生中最遥远的记忆,你最遥远的记忆是什么?我最遥远的记忆是我的妈妈亲手给我缝制的两件漂亮的连衣裙。
那两件美丽的裙子总是在某一瞬间在我记忆里闪现,由于时间太遥远了,让我恍惚觉得这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渐渐地,那反复出现的记忆越来越清晰,终于明确,其实那不是梦,而是真真实实的,在我的幼儿期,我真的是曾经拥有过两件非常精美的裙子啊!
那时候的我还在上幼儿园,大概三岁左右吧,妈妈用红和绿两块绸缎给我缝制两件裙子,我记得,绸缎的色彩非常鲜艳,缎面发出一层柔和的光亮,应该是质量很好的绸缎,灵巧而富有情趣的妈妈在裙子的领子、袖子、裙边都亲手绣上了精美的花朵,那两件裙子在当时看来真的是独一无二,吸引了无数的眼球,就算在今天,也买不到如此独特而精致的裙子,因为完全是手工做的、融入了妈妈的无限爱心与才情!在六十年代,别说穿裙子,就是衣服也很少有不穿补丁的,而我的妈妈,却用她的双手,为我打造出如此精美绝伦的绣花裙,这在当时,简直就是视觉震憾!
我穿着这样的裙子,走在街上,或上台表演,就象个小公主,小小的心灵得大了极大的满足,回头率绝对是百分之百,印象最深的是,只要我穿上这两件美丽的裙子,幼儿园的老师们都喜欢拉着我的手,行走在校园里。现在回想这样的情景:一个白白胖胖、剪着可爱的“BB"头(妈妈喜欢帮我剪这样的发形,就是前面刘海齐眉,两边头发平耳,遮住耳朵的发形,她称这种发形叫“BB"头)、穿着精美绣花裙、乖乖巧巧、象公主般的小女孩,谁不喜欢啊,所以,无论去哪,老师总是喜欢带着我去,并都是牵着我的手。
妈妈不会想到,一件小小的绣花裙,就这么根植在一个小女孩的心里,并在她的心里开着纯美的花,成为终身最美的记忆,让她永远心怀感恩。我常常在思考:为什么儿时的记忆里总是梦幻般的美丽?也许这是天性使然吧,潜意识里:留下美好,去除糟粕,因此,才感觉生活是如此美好,珍惜拥有的一切,所有远去的时光,都值得去怀念。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谨以此文,献给我最亲爱的妈妈!

篇二:遥远的记忆
一日,走在繁华喧嚣的都市大街上的我,突然嗅到一股久违的淡淡的爆米花香味。随之,我的思绪在不知不觉中轻轻飘到了遥远的故乡,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我那童年的岁月。( )
童年的生活,几多艰辛,几多欢乐。酸甜苦辣交织的童年生活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童年的贫穷至今让我后怕。那个年代,贫穷和落后就是乡村的象征和标志。当时对于我这个贪嘴的孩子来说,莫过于最大的不幸与悲哀了。我每日所面对的除了饥饿,就是饥饿。饥饿是一种比死亡更为痛苦百倍的折磨和摧残。幼小的我不甘心面对现实的,稚嫩的心灵中便开始萌发寻找食物的念头,以获得暂时的满足。为此,我付出了不少的汗水,并且获得了艰辛生活“赐予”的累累伤痕。
春日里,阳光明媚的时候,我便同村里的一群伙伴们挎着竹篮到田野挖野菜,常常跑到村外几里远的很少有人去过的地方。夜幕降临的时候,在母亲的千呼万唤声中,带着异常的喜悦又蹦又跳地跑回家中。母亲便会抚摩我的头对我说:“苦了你呀!”我抬起头常看到母亲的眼中亮晶晶的。榆钱飘香的日子,我便撺掇伙伴们爬上高高的榆树上,连同嫩嫩的榆叶儿一齐捋下来,用清水洗净,空完水后放入玉米面,做成黄灿灿绿莹莹的喷香的榆钱窝窝,就着蒜汁吃是别额有一番风味的。
榆钱过后,槐花也赶趟儿似的竞相开放,那一串串粉嘟嘟的诱人的槐花儿,让人见了眼馋。那段时间,村里村外河边沟沿较低的槐花很快就成为乡村人的美餐。为了生计,我顾不得槐树上的刺,猴儿似的爬上院外的一棵槐树上,先顺手折下一些扔进嘴里喂饱肚子,才放开手脚捋满几筐斗。为此,我的脸上,手上,臂上,腿上,旧痕未去,新伤又添。尽管如此,我仍然义无返顾地爬上槐树,满足我的食欲,同时也为了一家人能够多吃一点。那个年代,榆钱和槐花,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成了贫穷的乡村人的救命粮。如今想来,确有一番辛酸的滋味堵塞在心间,成为心灵深处不可磨灭的记忆!
秋高气爽的八月来临后,这时的田野真正成为了乡村孩子们的嬉戏和聚集之所了。田野中的玉米,大豆也都长饱了,又开始了烧玉米和大豆,反正柴禾在乡村遍地皆是。那段时间,到处飘起烟雾,弥散着玉米和大豆烧熟的香味。再往后一段时间,红薯也长成了。于是,在安全通风远离红薯地的河坡沟沿挖几个窑子,把刨来的红薯支在窑口,下面堆起一堆柴禾,慢慢地烧烤。红红的火苗欢快地舔着红薯,几双手不停地翻来翻去。当熟透的红薯香味扑鼻而入时,几个人一哄而上,不顾烫嘴巴把红薯在很短的时间里变成了口中之食,腹中之物,而每个人也都变成了戏台上的“包青天”。就这样,我和伙伴们就靠着大自然的恩赐和黄土地的滋润成长起来了……
而今,社会发展了,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温饱问题早已解决了,目前正在向小康生活迈进。但那段不堪回首的童年岁月和受到的饥饿的痛苦,我会珍藏于心。也许生命中过去的一些事情正淡淡忘却,我会让这份遥远的记忆伴我走过人生路,激励我奋然前行的!

篇三:遥远的记忆
水饺的味道
经常记起小时候的童趣,特别是在吃上,有着一串串令人难忘的记忆。
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对吃很敏感,也许这对所有孩子来说,都是先天性的吧。我那时候,就是每天盼着母亲能做顿好吃的饭。但是,那时候农村普遍很穷,大都是吃粗粮,蔬菜也很少见到,能顾上温饱就算是好日子了,特别是水饺,那真是想都不敢想的美味。
说到水饺,那时的农村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每年农历的五月五日俗称端午节,有时也能吃上一回。多数是素馅饺子。记得父亲有病,母亲特别给父亲做了一次水饺。那是从生活中购买油盐酱醋的钱中,硬挤出的二两猪肉。饺子皮的白面也是不常吃的,仅有白菜才是普通百姓家常吃常见的大众菜。这次当然是白菜猪肉馅的了,而且是菜多肉少。
我高兴地地看着母亲做好饺子馅,那香味引得我的口水早就在舌头下面打转。好不容易等到水饺出锅了,却只有那么可怜的一碗。我眼巴巴地看着那只碗,仿佛那碗里盛着的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母亲在端给父亲之前,用筷子夹了一个水饺,递到我面前,说:“你尝尝吧。”我赶紧接过来,一口含在嘴里,随着眼馋和嘴馋的劲,哪还来得及认真咀嚼和品味,就囫囵呑枣而下。母亲看我吃下去,就问我:“什么味道?熟透了吗?”我咂着嘴,贪婪地回味着那从未有过的美味,好像除了热就是太香了!我“嗯”了一声,算是作了回答。
我成了家,逢到妻子问我要吃什么水饺,我都会回答:“猪肉白菜馅的。”可是每每吃起,却再也找不到当年那种让人特别嘴馋的感觉了。
七分钱
上小学五年级时,我想买本村同学的圆珠笔,需要七分钱。
在家中为找到这七分钱,我尽力翻找着能够发现放钱的地方,当然,有两毛以上的大钱是不敢动的,只有以分为单位的小钱可以拿。当时我忽然想起盛鸡蛋的篮子里似乎有五分钱,于是就搬了一个小凳子站在上面,把挂在一根木杆上的鸡蛋篮子摘下来,翻找了一番,却没有发现钱的影子,无奈就又把鸡蛋篮子重新挂在了那根木杆上。
中午,做饭的母亲去摘盛馍的篮子,馍篮子与鸡蛋篮子是挂在同一根木杆上的。在木杆的抖动中,鸡蛋篮子同时掉了下来。
上午自然也就吃上了带有不少鸡蛋皮的炒鸡蛋。这可是我们全家换油盐的全部家当。父亲和母亲都很伤感地自责自己不小心,错把篮子挂在钩尖上了。
我自然心里明白,是我在挂鸡蛋篮子的时候,没有挂好。但我不敢承认,也就逃避了那次因自己错误而挨训的机会。
如今老父已做古二十七年,无法再谈。老母又是年近八十高龄的老人,生活的磨难和日常的琐事,使她对这件事更是不会留有印象,多半是是已经忘却了。我想,如果给她讲起,也一定是一个迷。
我却对此事难以忘怀,每逢和亲朋好友谈起,都是饶有兴致,且内心久久难以平静。每当此时,我多么想和老母促膝详谈,说出我那久违的内疚感啊。

篇四:遥远的记忆
(下午,微信里一个朋友发来了到西安大雁塔旅游的一组照片,看着清新的画面,笑意盈盈的神态,不由回想起三十年前年的点滴印象……)
大雁塔,南广场。如今大气恢宏、地阔天蓝!已不是记忆中当年的地方!如果没有了那矗立着的雁塔雄姿与三臧的雕塑,谁也不会联想到那是当年曾经每每走近、并在它脚下游玩的大雁塔!
没有了三十年前隐没在麦田与乡村瓦舍当中的模样!当年,那是周末常去地方,就像平常到街上走走、逛逛那样。出校门向南走尽雁塔路,左手是西影路的西端、右手是小寨东路的东端。继续向南两侧仿古的铺面延伸至大慈恩寺的北围墙外不远处,一条东西方向的孤形盘道绕过雁塔蜿蜒着向东南、西南分别而去。
依稀记得,往东南向是走向那王宝钏的寒窑,路北是一片竹林,围城所谓的八卦迷官,算是游乐场所,曾多次与同学游玩时走过却从未走进!从那丁字口往西南是走向大雁塔村,当时也算是个专业村了(当时好像没有这种叫法),旅馆、导游、卖纪念品。走过时要经过长安盆景园,好像与同学、同乡去游玩过,具体也记不清了。前阵子还在当年的相册翻出了这里的门票,还有那寒窑的,简单朴素,没有了现时景点门票的华丽、大气,也就现在的一角毛要大小。盆景园那张好像白底塑料片上红色的图案,红色的字吧!寒窑的应该是白纸上绿色的图案、黑色的字吧!记不清了,都已模糊在那遥远的记忆里。
那个时候没有如今的南北广场,向南开的寺门口,隔条不宽的东西路便是大雁塔村。而今这游人如织的地方,当年曾经门前冷落鞍马稀,没有班车开近、平常也没有多少游客。当年也仅走进过一次,五分钱的门票,登塔远眺得另付二角(二角,当年可是一顿饭钱!)也就只是五分钱了了行程。后来每每在学校教学楼的顶层(那时,也就五层)上课时,便从南面的窗户向外眺望那塔巍峨的身姿在远处青翠的秦岭衬托下屹立在蓝天白云之下!如今,想必在二、三十高楼上的居住、工作的人们再很难常常享受到这份惬意了!
三十年风雨路,蹒跚着走过。青山依旧在,绿水东流去。高楼林立的空间,没有了蓝天白云。宽阔的道路,没有了绿水相伴。每每走过这熟悉的地方,总是车水马龙、人流涌动。走近这,总是感觉这已没有了当年的记忆!
不同的时期、时代赋予这地方不同的神采,不同的氛围飞扬不同的韵味!我们记忆中的那神采清扬时代已经远去了,到来的是这难得的天蓝与风清……

篇五:遥远的记忆
在我的记忆中,外婆家附近有座大铁桥,还有鸡鸭欢叫的农家院落,可是它在我的记忆里越来越遥远,节日的来临,我会想起它,想得好痛好累,这些尘封的画面记忆着我的成长,装满了我的快乐。
小时侯,由于父母照顾不过来我们姐弟三人,把我送到外婆家,陪伴在外祖父母身边,直到高中毕业。那时,两处的距离并不遥远,而我似乎忘记自己的家,只把外婆家当成唯一的家,母亲时常送来大米、面粉和水果之类的物品,见到父母之后我并不感到亲切,偶尔让我回去我还会痛哭起来。
外婆的身影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外婆的脚是旧时裹过的小脚,走起路来一颠一颠的。我每看到她的脚下被裹折的两个脚趾,我常常感到非常痛心,陈旧古老的制度把妇女桎梏住了,受了太多的苦难和束缚。
外婆虽然不识字,但心灵手巧,在家里铺着纤维板的火炕上,外婆常常用那个粉笔头给我画一些花鸟鱼,画完了擦去再画,能画上各种各样的神态,我常常趴在炕边上不眨眼瞅着,慢慢我学着画,外婆的巧手会缝制各种小物件,在我的心里,最敬佩外婆的一双巧手。
外婆终日忙忙碌碌的,在宽敞的庭院中饲养了鸡和猪。到了夏季常常领着我去附近的路边收割野菜,而我常常偷懒,外婆也不说我,把这些野菜拿回来后,在菜蹲上把这些野菜剁碎,和上一些粗粮,喂这些牲畜,这样可以省下来一些粮食。
外婆每天早起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外公要上班。她把早饭准备好,等都吃完饭之后,外婆开始擦拭屋子里的箱柜,我的记忆中,外婆家的屋子里摆放着一些大箱子,能装好多东西,那上面的灰尘每天必擦,受外婆的感染,我在学习之余常常帮助外婆干活,打扫院落的地面,扫完之后洒上一些水,把窗户擦拭的窗明戟净。
外婆休息的时候常常叼上那个长长的烟袋,吧唧一口烟,自得其乐,她抽的烟是自家菜园种的大叶子烟,闻着很呛人,每当外婆抽烟的时候,我就在旁边假装咳嗽,外婆就把烟斗的烟用大拇指摁灭,然后在鞋帮上磕打烟灰。外婆的烟斗很有用,当蚊虫叮咬时,外婆就用一个笤帚米把烟斗里的烟油弄出来点,抹在红肿的地方,第二天,就看不出痕迹了。
外婆很少管我的学习,因为她不识字。外婆每天把可口的饭菜端上来,让我吃饱后上学去,那年头,日子并不宽裕,外婆常常把剩的菜热一下,一顿接一顿的吃,舍不得倒掉,从外婆的身上我学会了节约和勤俭。
最使我难忘的是吃上那个5分钱一根的冰棍,每天傍晚,卖冰棍的婆婆都要装满冰棍,然后一路喊来,街头巷尾的人们吃罢饭后都在院子里乘凉,听到了喊叫,都要买上几根,那冰棍真甜啊!没有多少奶,几乎是白糖水冻的冰,孩子们都期盼着能吃个够,那是不可能的,那时的日子真美好啊!
外婆给我的印象已经越来越模糊了。亲人的远去,留给我的是一辈子的深深的记忆,想起来是那么心酸。又是一年的七月十五,也就是老百姓说的鬼节,我想起了已经远去的外祖父母,烧上一柱心香。压在心底的记忆零零散散的涌上了心头,斯人已去,而生者会时常记起他们,怀念他们的。
遥远的记忆 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