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村里接地气



前两天,母亲打电话说,村里一位年老人殁了,让我无论如何都要在老人出殡时赶回来全墓送埋。

第二天,我赶早上六点回到老家,扛了一把铁锨,来到公墓地,随着事主家总管一声:“金棺落地、孝子叩头、乡邻起土、逝者安息、一路走好”,在场的父老乡亲齐上阵,用一锨锨黄土、一份份虔诚送走了村里又一个亡魂。

在以土葬为主的老家,全墓是一种令人十分敬重的乡俗,当一个人过逝后,四邻八乡能来多少全墓的人,充分体现着亡者生前或其家人在村里人缘和乡誉的好坏。

由于我们弟兄三个都在外工作,父亲生前在镇上教书,一般都很少有机会参与村里的全墓活动。所以父母一直担心自己百年之后能来多少全墓的人。基于这一想法,父亲退休后,尽管身体不好,但却把全墓看得很敬重。无论谁家殁了人,不管天阴下雨,还是冰天雪地,父亲都坚持去全墓。我们知道,父亲这样做,既是为自己修福,更是替子女积德尽责,提早为我们将来能融入村里铺好了一条让乡邻待见的路。(原创投稿 )

在父母亲看来,乡邻是上辈子修来的的缘分,只有多走往、常牵挂,才能增进友谊和感情。因此,父母经常告诫子女:“做人,就得有人情味,对待乡邻要像亲戚一样敬重,人事上尽力而为,钱财上量力而行。”父亲还常教育我们:“一个出门在外的人,对乡里乡亲都冷冷淡淡,对同事就不可能好到那里去!”。

在父母的心中,落叶总是要归根的,离开了生养自己的地方,就算过得再好也是浮萍,只有乡下才是踏实的,因为那里有我们祖祖辈辈的亲人,有我们永远割也割不断的根,赶也赶不走的魂。

正是由于父亲生前善待乡邻、豁达处事,在村里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因此,去年父亲过逝后,一下子来了二百多个送埋全墓的人,令我们全家感激涕零,发自内心的感动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不断用三叩头,这一农村最隆重的礼仪深表谢忱。

现实中,对于大多数在县城或乡镇这种在家门口着事的出门人来说,一直都没有脱离过农村,也始终无法走出乡村的圈子。只是我们往往一穿上“干部”的外衣,就开始忙于经营另一个圈子,有意无意间拉大了和乡亲们的距离,甚至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借口为自己开脱,逃避本该回到村里尽一点地主之宜的责任,有时还想方设法推诿乡邻们再三托付的,我们举手之劳就能办妥的事情。熟不知,即便再大的圈子,也离不开生我们、养我们的乡村这条根。

况且,我们这些所谓的出门人,有时候在单位生活得并不如意,甚至很窝囊,可在乡邻朴实的眼光中,我们毕竟是念过书、上过学,有工作的文化人。只要我们能融入他们当中,不看低、看轻他们,就是给了他们最大的面子。每当我们怀着一片诚心,把村民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成与不成,村民都会一直感激在心,甚至于“投之一桃,报之以李”。也只有在这时,我们或许才能真正体会到受人尊敬的滋味,出门人的自尊心才能得到些许的安慰或满足。

作为农民的后代,家乡的儿子,多给自己找一些回到村里的理由和机会,远离工作交际的冗杂,逃离城市煊华的沉闷,回到生命的起点,守望生命的终点。回到那个给予我们血肉的村庄,可以宁静的站在村头的大树下或田野里大口大口的呼吸新鲜空气;可以在手心里掬一捧清澈的泉水,让清凉瞬间打动自己的笑脸;可以随心所欲地走走停停,领略一下老屋、炊烟、村道、水塘、小桥、花草等田园风光,慵懒地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抚慰浮躁的心灵。常回村里,与乡亲们聊聊悠悠岁月,唠叨一些生活的琐事,感慨一下生活的变迁,不为别的,只为心性,相对于繁花的都市,这里更宁静、更怡然,生活更简单。

只有回到乡下,才能接近地气,才能爱我所爱、想我所想,才能觉得人更自由,心也会更轻松,也才能真正找到内心应有的从容与淡泊。
常回村里接地气 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
上一篇:再聚首
下一篇:抬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