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不可没联络站



现如今的沈所镇八一村,在抗日战争时期,还不叫做八一村,那时的“八一村”被人们叫做“八约乡”或“外营村”。

据革命前辈回忆,在一九四四年的冬末,日本帝国主义所率部队开始进犯我们粤北,当时国民党军队闻风丧胆,早早的就挟着尾巴逃到江西的“三南”去了。而当时始兴县城的伪党部、伪县政府以及伪政警等相关人员也是纷纷的逃到了远离县城的清化地区去躲避起来,以避免与日寇部队正面对敌。他们的这种贪生怕死行径,从而致使在一九四五的年的年初,日寇在没有遭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之下,如入无人之境的便轻而易举的不费吹灰之力全面占领了始兴县城。

在“风度抗日自卫大队”成立之前的一九四四年秋天,吴新民、陈培兴、郭招贤、陈如康、刘世周等同志就有先来八约做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的前期准备工作。而革命前辈罗翼恩同志就是在受到他们的启发与教育之下,于一九四五年二月间参加“抗日同盟会”的。

罗翼恩成为“抗日同盟会”的成员后,就把自己家当做“八约联络站”。当时蔡若明同志就是此联络站的具体负责人,他以朋友的身份在罗翼恩家住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他是由陈培松、郭招贤介绍来此地做共产党的秘密工作的。后来蔡若明同志离开后,则由容子清同志接替他的工作。由于罗翼恩同志家靠近黄所至大坪的交通要道,那时国民党的便衣队经常鬼鬼祟祟的在那边频繁活动,为了确保安全方面起见,后来经组织研究决定把罗翼恩同志家的这个联络站点,转移到相对较隐蔽的李坑饶振明同志家。

外营战役后,容子清同志也被党组织抽调走了。自此“八约联络站”的工作皆由罗翼恩同志全面负责。那时敌人对八约乡特别的注意,但罗翼恩同志和伍求祥、黄履光、黄履景等同志,不辞劳苦,不避艰险,想方设法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党的部队转送有效的情报,以及积极参与协助部队运送物资弹药等工作。( )

一九四五年的秋天,东江纵队的部队开来始兴,他们一路上遇到了敌人的截击,到达右拔水坑底时,其中有不少的伤病员都急需药物进行治疗。罗翼恩同志接到通知后,马上将情况如实的转告给当时“光复堂”的陈大勋医生,陈医生根据罗翼恩同志所述情况的具体需求状况,当即决定慷慨地损献了一批药物供部队使用,药物伪装好后,由黄履光、黄履景和罗翼恩同志三人亲自送过去。当他们三位同志把药物顺利的送到东江纵队的具体驻地时,东江纵队的全体指战员,好像欢迎什么重要的部队领导人一样,早就列好队伍向三位送药物的同志敬礼致敬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说是为了表示对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无限感谢。

后来珠江纵队初到始兴时,也是人生地不熟的,他们到达侧凤村后面的山岗上时,地下党的人员就告诉他们直接去找伍求祥同志(参加了“抗日同盟会”)就好了,由于伍求祥同志以前做过八约的乡长,他在村子里的威信相对较高,只要他出面一号召,全村各家各户自然都会积极踊跃的参与到献粮、献油、献菜给部队的行列中来。从而使远道而来珠江纵队的部队,初到始兴这个新地方,就仿佛到了解放区一样大受老百姓的欢迎。

再后来当时在始兴的游击部队当时的子弹也是十分缺乏的。为了及时的得到方便战斗应有子弹的补充,这就势必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想办法到敌人那里去买,而购买子弹的这个艰巨的任务通常都是由伍求祥同志去秘密妥善完成的。而他买回来子弹之后,再托付给最可靠的人秘密运到罗翼恩同志家作短时间的存放,然后再由黄履景同志找个不易被外人发现的借口到罗翼恩同志家秘密提走,并迅速的送到游击队的部队中去。

常言道:“饮水思源,喝水不忘挖井人。”当年的“八约联络站”,无论是在给“东江纵队”的部队免费赠送与运送急需医疗药物时;还是在号召村民给“珠江纵队”的部队献粮、献油、献菜时;或者在给“游击部队”购买缺乏的子弹时,不同时期,他们都有尽己所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当年的伍求祥同志在做八约乡的乡长时,据说当时是经过地下党的同志同意过的,黄履景做黄坑保长时,也是经过地下党同志同意过的,他们实际上是做了游击部队的情报员,并且默默的为部队在情报收集方面做了大量而有意义的工作,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解放事业,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虽然,历史发展到今天,现在已是和平年代,但是,党和人民将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为了解放新中国,在自己所处的土地上所付出的努力和贡献的力量。

文/宋炯斌
功不可没联络站 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
返回顶部